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瓦窑堡会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瓦窑堡会议Wayaobao huiyi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杨尚昆、郭洪涛等十余人。

瓦窑堡会议旧址外景


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和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这个决议认为, 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吞并全中国。这一情况必将重新改变和继续改变着中国政治中的各阶级、阶层、政党以及武装势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的乡村富农与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都有采取同情、或善意中立、或直接参加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可能。因此,共产党的策略路线应该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结成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决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明确指出,为了更大胆地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以争取党的领导权,党必须同党内“左”倾关门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决议还指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应是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广泛与最高的形式。决议宣布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调整了它的许多政策。决议最后号召全党及其干部要为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而斗争。
会后,毛泽东根据《决议》的精神,在中共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及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瓦窑堡会议是中共中央继遵义会议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它解决了遵义会议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迎接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瓦窑堡会议Wayaobao huiyi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安定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刘少奇、邓发、张浩(林育英)、何克全、李维汉、杨尚昆、王稼祥、彭德怀、郭洪涛等10余人。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党内那种认为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与工农联合抗日的观点是错误的,党内的主要危险是“左”倾关门主义。党的基本策略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决议》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还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这次会议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及其他负责人10余人。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今子长县城)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扩大红军”的方针。会议还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强调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的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会议。1935年12月 17日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其驻地陕西省安定县(今陕西子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等十几人。23日,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确定 “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 ,“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 和 “扩大红军” 的方针; 同时提出抗日游击战争在战略上的重大作用。25日,会议通过了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任务的决议》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最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决议强调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大胆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策略,组织、团结民众及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决议明确指出: “在目前说来,‘左’ 的关门主义是党的主要危险。” 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对纠正党内“左” 的政治路线起了重要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