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大字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55 中华大字典

中国收字最多的字典之一。陆费逵、欧阳溥存等人编。1909年开始编纂,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字48908个。以部首为序,仍沿用《康熙字典》的214部分部法。注音用《集韵》的反切,并加直音,又另注《佩文韵府》的106韵以互相参照。书前附有《切韵指掌图》(以后再版时被删除),用来标明反切声韵的类别。书末附有笔画索引。这部字典比《康熙字典》多出1873个字,还收有部分方言字和翻译的新字。在释义上解释简明,并收入了部分近代科学的内容。字下义项分行排列,清楚醒目。异音异义同形字另列为一字,异音同义字只列一字。它改正了《康熙字典》的错误4000多条,从多处弥补了其不足。虽然它的释义求于详尽,又不免重复之处,有些释义现在看来明显不适用,甚至引文也有未列篇目的,但比以前的字典有不少创新,在中国字典编纂史上有一定地位,现在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中华大字典》zhonghuadazidian

我国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由徐元浩、欧阳溥存等编撰。收单字4.8万多个,比《康熙字典》多1000多字。该字典原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1909年开始编撰,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在体例上作了某些改革,释义更加完备,而且纠正了《康熙字典》2000多条错误,增加了前书未收的单字,因而使用起来比《康熙字典》更方便。
全书按部首分12集,214部编排,用正楷体著录。除了收正文本字外,还在正字下兼列“古文”(指六国文字)、“籀文”(指大篆)、“或体”、“俗体”(均指异体)。另外,还收录了近代方言、世俗通用之语、翻译使用的新字等。内容范围都比《康熙字典》广泛。
该书注音以宋代的《集韵》为准,《集韵》中没有的字就参考《广韵》等书。每个字下只注一个反切,并加直音,标明一个韵部,比较简明。
释义井然有序,层次、条理分明。每字的释义,分条解说,一条只注一义,只引一个例证,先讲本义,后列引申、假借等义;同时,将形体相同而音义不同的字,另作一个字头,排在本字的后面。该字典在释义方面,吸收了不少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等著作的字义解释,所以在释义方面比较完备。
此外,该书引例都核对过原文,注明篇名。由于以上特点,当我们遇到《康熙字典》中查不到的字,或解释字义不详细时,就可以查《中华大字典》。
但该字典中是罗列各义,未加分析归纳,而且过分追求释义详细,往往把一个意思分割得支离破碎,使人难于掌握。同时,释义引文也有错误,又因年代久远,释义内容陈旧,落后于时代,因此,该书只能作为我们查检生僻字时的参考。

《中华大字典》Zhonghua dazidian

一部收字最多的字典。该字典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共收4.8万个单字,设214个部首,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集,在每个字下,先是以宋代丁度等著《集韵》的反切注音,每个音只用一个反切,加注直音,并标明本字所归韵部。然后解释字义,释义时分条解说,一条一义一书证,有时也解释词组所收之字。除正文本字之外,兼列籀、古、省、俗、伪等字体,并一一加以说明,近代方言及翻译新词也都采用。它是继《康熙字典》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汉语字典。本书以《康熙字典》为基础编修,对《康熙字典》作了增补删改,并校正了《康熙字典》的错误2 000多条,较《康熙字典》详备。《中华大字典》无论在说解、义项分列、收义、编排等上,都有了进步。但也由于书成于旧时代、必然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所以它说解的立场、观点及科学性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因此,该书只宜查检生僻字时使用。

中华大字典

欧阳溥存、徐元诰、汪长禄编。中华书局1915年初版,16开,2册,共2970页; 1915年再版,16开,8册,2970页; 1923年3版,1935年5版,32开,4册,3363页;1978年影印再版,16开,3044页。收单字48000多个,是中国字典中收字最多的一种。字形包括籀、古、俗、讹、翻译新字等,用反切和同音汉字注音,释义简明,引例注明出处。校正《康熙字典》错误2000多条。按部首编排。书前有切韵指掌图及篆字谱,书末附补遗及正误表。


中华大字典缩本

欧阳溥存、徐元诰、汪长禄编。中华书局1915年初版,1916年再版,50开,13册,3329页;1935年5版,36开,2册,3100页。

中华大字典

字典。欧阳溥存等编。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共收单字48000多个,按部首编排,用反切和直音注音。释义较为完备。本字之下,还列有籀文、古文、省文、或体、俗体和讹体,同时将近代方言和翻译的新字也都录入。此书订正了《康熙字典》的错误,内容也比《康熙字典》广泛和完备。

中华大字典

欧阳溥存等编。1909年开始编纂,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是近代出版较早的一部大型辞书,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全书收单字48000多个,比《康熙字典》多1000多个,也按214个部首排列,但部首排列顺序和单字归部略有调整。本书除收正文本字以外,兼列籀(指大篆)、古(指六国文字)、俗(均指异体)等体;以宋代《集韵》的反切注音,《集韵》没有的字参考《广韵》,能查出一般字典查不到的僻字、怪字。每个字注一个反切,加一个直音,标一个韵部。分条释义,先讲本义,再析引申义和假借义,注重本义的诠解。每义都有书证,并注明篇名,便于核对。《中华大字典》在编排体例上比《康熙字典》简明清晰,更便于使用。《中华大字典》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字书编纂在形式上开始进入新时代,中华书局1985年出新版。

中华大字典

徐元诰等编。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新印本。本书于1909年至1914年编成,次年初版,后多次重印。新印本系据1935年本重印。收录单字48200余个,除正文本字外,兼收、古、或、俗、讹诸体,并一一加以辨明;近代方言字和翻译新字也尽量采入。全书仿《康熙字典》体例,按214个部首编排,以十二地支标分12集。每字用反切(以《集韵》为主,兼采《广韵》或其他韵书)、直音注音,标列平水韵部,分条列举字义,并引一例为证。书前设“部首索引”、“检字”和“总目”。书末附有“补遗”。

《中华大字典》

继《康熙字典》之后一部有影响的大型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等始编于1909年,1914年编成,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收48000多字,比《康熙字典》多收1000多字,其中包括方言字、音译字和近代新产生的自然科学用字。音义不同而字形相同的字分列字头。纠正《康熙字典》的错误4000余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