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态适应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态适应性ecological adaptation物种特性之一,是物种与动态环境取得均衡的能力。1859年英国达尔文(C.R. Darwin)根据生物自然选择和适应的大量例证,提出“适者生存”的概念。美国谢尔福德(U.E. Shelford) 1912年认为适应性属生理学范畴,生态学上没有理由考虑脱离动物活动的形态结构,最好不要单独考虑形态适应性,而应考虑整体结构在动物生理和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仿E.P.Odum) 趋性 昆虫的趋性(taxis)是其对环境条件的选择性,是物种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的本能。按其对环境因素的趋避状况,可分为正趋性(positive taxis)和负趋性(negative taxis);按其对不同环境因素的正趋性,又可分为:趋光性(phototaxis)、趋化性(chemotaxis)、趋温性(thermotaxis)、趋湿(水)性(hydrotaxis)、趋风性(anemotaxis)、趋气性(aero-taxis)、趋食性(sitotaxis)、趋地性(geotaxis)等,具负趋性的物种则忌避以上因素。不同物种对同一环境因素即使皆为正趋性,但对此因素的要求可有不同幅度范围,这是物种生态位竞争在行为适应性上的反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