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物反馈疗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物反馈疗法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利用生物反馈仪将病人的生理变化和内脏活动的情况告知(反馈)给病人,以引导病人有意识地学习和自我调节,改善内脏功能,达到在不用或少用药物的条件下,治愈或改善心身失调的疾病。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在近代自动化系统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借助仪器,将人体生理过程的许多不能察觉的信息如肌电、皮肤温度、血管容积、心率、血压、胃肠pH值和脑电等加以探查、记录、放大并转换成人们能理解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转变为听觉或视觉信号如读数、曲线,通过仪表盘显示出来(即信息反馈),让病人对这些活动变化的信号意义加以认识和体验,以此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异常变化的性质和幅度,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矫正调节,使异常变为正常,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该法在临床上较多用于治疗心身疾病,同时也用于治疗某些精神病和神经病。例如对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病,通过信号与血压建立反馈信息,病人可直接了解血管、血压的情况,即“自我认识”过程,再有意识地用意念(即放松疗法)把它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自我改造”过程,这样,高血压病症状就自然缓解。再如,也可用心率的生物反馈来改变心律不齐的症状。此外,也用此方法消除各种疼痛,如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即是用皮肤温度反馈仪调节皮肤温度,改变周围血管的压力,使头部及颈部肌肉松弛,以此来消除疼痛。人们接受生物反馈信息后,使异常行为得以矫正是一个“尝试一错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反复实践、摸索、体验、逐步找到恰当行为方式的过程。这就要求病人更主动地参与医疗活动,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动机都不一样,因此对同一疾病在不同个体身上的疗效也不尽一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