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物地理群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物地理群落指占据某一地段的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交换组成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并有一定的功能、结构和自我调节能力,处于经常变化、发展和演替之中的。由B.H.苏卡切夫于1942年提出,同英国学者坦斯利(A.G.Tansley) 1935年提出的“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基本一致。 生物地理群落即“生态系统”。 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asis地球表面由生物群落与环境所组成的一个功能单位。1944年苏联植物群落学家苏卡切夫(В.Н.Сукачев)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这一科学概念,并用一简明公式概括为:生物地理群落=生物群落+生境。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生境包括气候和土壤。生物圈是由多种多样生物地理群落型组成的。生物地理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含义一样,都把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看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强调了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因此,196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把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定为同义语。但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应用没有生态系统广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