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甲型病毒性肝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常于托幼机构中流行。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受感染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粪一口途径)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和受感染者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饮水或经媒介苍蝇,经口造成传染。国内外都有因食泥蚶或牡蛎等水产品引起暴发流行的报告,水源受污染后,泥蚶等有浓缩并贮存甲型肝炎病毒的能力。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差,人口密集,都是造成流行的因素。症状表现:潜伏期15—40天,平均30天。病初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厌食,尤其厌恶油腻。黄疸型:经1周左右,巩膜、皮肤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尿呈暗褐色,大便色变浅。于第2周黄疸开始消退,症状随之改善,尿色、粪色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于3—6个月内完全恢复。无黄疸型:无黄疸,病情轻,一般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恢复顺利。预防措施:自发病之日算起,病人最少隔离30天。加强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管理。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前、大便后洗手。公共餐具应煮沸10分钟消毒后再用。托幼机构应做好食具、水杯等的日常消毒工作。饮食行业、食堂、托幼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从事活动,但以不觉疲劳为度。饮食以清淡、高热量为主,多吃水果、青菜。注意隔离。 甲型病毒性肝炎jiaxing bingduxing ganyan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常于托幼机构中流行。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受感染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和受感染者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饮水或经媒介苍蝇,经口造成传染。国内外都有因食泥蚶或牡蛎等水产品引起暴发流行的报告,水体受污染后,泥蚶等有浓缩并贮存甲型肝炎病毒的能力。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差,人口密集,都是造成流行的因素。症状表现:潜伏期15~40天,平均30天。病初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厌食,尤其厌恶油腻。经1周左右,巩膜、皮肤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尿呈暗褐色,大便色变浅。于第2周黄疸开始消退,症状随之改善,尿色、粪色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于3~6个月内完全恢复。甲型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病情轻,一般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恢复顺利。预防措施:自发病之日算起,病人最少隔离30天。加强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前、大便后洗手。公共餐具应煮沸10分钟消毒后再用。托幼机构应做好食具、水杯等的日常消毒工作。饮食行业、食堂、托幼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从事活动,但以不觉疲劳为度。饮食以清淡、高热量为主,多吃水果、青菜。注意隔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