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电荷dianhe

实物的一种属性。它的最简单和直观的表现是对轻小物体(例如羽毛、头发屑)的吸引,物体具有了这种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其有了电荷,或者说带了电。电这个名词来自希腊字“elektron”,其意思是琥珀。早在公元前600年就有关于摩擦起电的记载,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W·吉伯发现不仅琥珀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许多其它物质,如金刚石、蓝宝石、硫磺、硬树脂和明矾等摩擦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电荷具有如下三个基本性质:❶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❷电荷守恒;
❸电荷的量子化。大量实验表明,物体或基本粒子可带正电或负电,但它们的电量均等于电子所带电量或其整数倍。同种电荷之间相斥、异种电荷之间相吸。当等量异号电荷分布的重心重合时,对其外部的电效应相互抵消而显中性,被认为是不带电的。电荷周围存在电场,运动电荷周围同时存在磁场;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磁场中的运动电荷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电荷Dianhe

一些经过摩擦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该物体带了电荷。物体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简称正电和负电。带同种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互相吸引。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任何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结果分别带不同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内两种电荷数量相等,物体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使物体的正电荷数多于负电荷,物体表现为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使此物体的负电荷数多于正电荷数,物体就表现为带负电。物体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02×10-19库仑。

电荷

组成实物的某些基本粒子的固有属性之一。古代人们把某些物体经摩擦后(如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做带电,并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而称它为电荷。实验表明电荷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之间存在着电磁相互作用。现代科学指出,通常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则由原子核(内含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每一质子和每一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