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爵位名。西周时期置。爵位为5等,男为第5位。《周礼·秋官司寇》: “诸男执蒲璧,其他皆如诸子之礼。”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周爵5等而士3等: 公、侯100里,伯70里,男50里; 不满为附庸。”

古代爵位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中的第五等,直到清代仍沿用。


❶旧指儿子。杜甫 《石壕吏》: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韩愈 《考功员外卢君墓表》: “男三人。”《河南少君李公墓志铭》:“公之子,男四人。”亦作为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❷古代爵位名称。为五等爵之第五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后代均沿置,元、明不设,清朝为九等世爵之第五等。

爵位名。古代五等封爵中的第五等,在子之后,南朝至唐宋有开国县男之称。清代原称阿思哈尼哈番,后改用一、二、三等男,乃九等世爵中的第五等,秩同正二品,不加美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