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疫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疫疔病名。又称“鱼脐疔”。疗疮之一种。因接触疫畜,染毒而生。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工作者。有传染性,多在接触后1—3天发病。好发于头面、颈、臂、手等暴露部位。局部病变似牛痘,初起为小红疹,很快变成水疱,三四天后疱干,形成暗红色或黑色坏死痂,周围肿胀,有成群灰绿色水疱,痒而不痛,伴发热。若局部肿势蔓延不止,可并发“走黄”。治疗参见“疮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