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瘟疫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9 瘟疫论瘟病专书。明代吴有性撰于1642年。2卷。本书为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专著。该书论述了瘟疫不同于一般外感,其邪自口鼻而入,其传变特点为分传表里。提出了具有创见的“杂气论”,并全面地阐述了杂气所具有的物质性、致病性、专发性及传染性等特性,故在治疗上强调针对性药物,辨证用药,治病须治本,同一病机用同一治法。他认为症由邪生,热由邪生,邪除则热除,故治法上祛邪以宣通为主,反对寒凉——黄连;疫解养阴反对参术。该书是吴氏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不过4—5万字,但内容丰富,其中大多为创造性论述。吴氏从两方面,论述了传染源与易感性两者相互关系,科学地反映了他对疫病传染性与流行性的深刻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并且创造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治法,故《瘟疫论》成书不到2年,已有印本刊世,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日本出版的《瘟疫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