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疕病名。又称“松皮癣”。好发于头皮及四肢伸侧,严重者遍及全身,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边缘清楚的斑片,表面堆积多层白色鳞屑,鳞屑易刮去,露出光红的基底,及点状出血,自觉瘙痒,易反复发作。多因血热风盛而发,日久伤阴耗血化燥。若新疹不断,色红,鳞屑多属血热,治宜清热凉血解毒;病久不愈,斑块色淡红或暗红,状如钱币或地图,干燥脱屑属血燥,治宜养血活血润燥。 白疕《外科大载成》:“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多发于四肢伸侧,以及头皮及躯干,呈对称性。初起皮肤上出现边缘明显,大小不等的红点,形如疹疥,上覆银白色皮屑,刮去表面皮屑则露出红皮面,有小出血点,痒或不痒,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本病虽多发于青壮年,但久治不愈,延至老年者颇多,且因老年人肝肾阴虚,易化燥生风,气虚血瘀,易阻滞经脉,伤邪血热,热伤血燥,增加了白疕病的复发率,因此,白疕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西医学银屑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临床分四型辨证论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