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白衣báiyī

❶帝王、后妃及诸臣百官西郊秋祭时所用的白色祭祀之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皇览》:“秋则衣白衣,佩白玉。”
❷平民服饰,与官员服饰相对而言。秦汉后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史记·儒林列传序》:“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汉书·成帝纪》“上始为微贱行”唐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于后门出,从期门郎及私奴客十余人,白衣组帻,单骑出入市里,不复警跸,若微贱之所为。故曰微行。”《后汉书·孔融传》:“(曹操)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晋书·陶侃传》:“侃坐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领职。”《旧五代史·明宗本纪》:“庶人商旅,只著白衣。”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浩然》:“观浩然罄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杨士奇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
❸佛教中本指在家居士的衣着,后指代佛教在家修行者或世俗人。汉支娄迦谶《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菩萨常端正示现于人作丑恶,二十九者现身作可怜沙门教人,转复作白衣行教人。”西晋竺法护《生经》:“心欲变悔,还作白衣。”一说因为佛教徒着缁衣,故称俗家为“白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清卢文弨注:“僧衣缁,故谓世人为白衣。”一说因印度佛教盛行时代,佛教在家居士或其他人都穿白衣,佛教僧侣着黄赤。故“白衣”就成了俗家人的代称。《大般涅槃经疏》:“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

白衣

❶旧时对无功名人之称谓。因平民着白衣,故名。《史记·儒林列传序》:“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❷旧时对给官府当差者之称谓。《汉书·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白衣

中国古族名。因服色尚白而得名。始见于《新唐书·南诏传》。唐时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至安南都护府西北一带,与汉晋时期分布于兴古郡之鸠僚有族源关系。元代记录不限于此区域,泛指各地傣族,并渐改写为“白夷”,往往以“金齿白夷”并称。后金齿一名渐消失,白夷遂成为元代傣族的通称。参见 “百夷”。为今傣族部分先民在唐时的他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