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皇城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皇城司

官署名。五代时始置,宋代沿置。掌皇城警卫及密探之事。《宋史·职官志》: “皇城司: 干当官7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焉。每门给铜符二,铁牌一,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自随,以时参验启闭之。总亲从、亲事官名籍,办其宿卫之地,以均其番直; 人物伪冒不应法,则讥察以闻。凡臣僚朝觐,上下马有定所,自臣宰相、亲王以下,所带人从有定数,揭牓以止其喧閧。元丰六年 (公元1083年) 诏干当皇城司,除两省都知、押班外,取年深者减罢,止留10员。元祐元年 (公元1086年) 诏干当官阅三年无过者迁秩一等,再印满者减磨勘二年。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 诏: ‘应宫城出入请纳官物,呈禀公事,传送文书,并御厨、翰林、仪銮司非次只应,听于便门出入,即不由所定门者,论如阑入律。应差办人物入内,及内诸司差人往他所应奉,并前一日具各数与经历诸门报呈皇城司。’ 二年,诏皇城司任满酬奖依熙宁五年 (公元1072年) 指挥,再任满无遗阙,取旨。政和五年 (公元1115年) 诏皇城司可并置亲从第五指挥,以700人为额,仍以五尺9寸1分6厘使为将军,副使为中郎将,使臣以下为左、右郎将,通以10员为额。宗室不在此例。除管军则解,或领阁门、皇城类则仍带,虽戚里子弟,非战功人不除。批书印纸属殿前司。是时,帝谕宰相,以为如文臣馆阁储才之地。绍熙初,尝欲留阙以储将才,循初意也。嘉泰中,复申明隆兴之诏,屏除贪得妄进,以重环尹之官。嘉定二年 (公元1209年) 复因臣僚言,专以曾为兵将有功绩及名将子孙之有才略者充。通前后观之,可以见环卫储才之意。”

皇城司

宋官署名。原名“武德司”,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称“皇城司”。常宫城宿卫、宫门启闭,亲从官、亲事官名籍以及侦察臣民伪冒违法之事等。设皇城使、皇城副使,为武臣迁转之阶,寄禄而不任事;另置勾当皇城司公事实掌本司事,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南宋初,设行宫禁卫所,绍兴元年(1131年),改称“行在皇城司”,设提举官与提点官,避高宗赵构讳,改“勾当皇城司公事”为“干办皇城司公事”。嘉定年间,以知閤门事、带御器械兼管皇城司。

皇城司

宋代掌管皇城事务的官署。五代后梁曾置皇城使,为掌管皇城事务的主官。北宋沿置,始称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称皇城司,其主要职责是掌皇城出入之禁令、木契、亲从官与亲事官名籍,拱卫皇城。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之。皇城各门分给铜符二、铁牌一,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自随,以时参验而启闭之。皇城司长官称皇城使,多由皇帝亲信充任,副使属东班直诸司使。除掌宫门出入禁令外,还统率其所属侦察臣民动静,作为皇帝的耳目,性质近似明代厂卫。南宋初,设行营禁卫所,绍兴元年 (1131) 改称行在皇城司,置提举官与提点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