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皇朝藩部要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皇朝藩部要略清西北边疆民族史著。十八卷,另表四卷。清祁韵士编撰。祁韵士(1751—1815),字谐庭、鹤皋。山西寿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十七年,以国史馆纂修,奉旨编撰《蒙古王公表传》,博稽档册,考核史实,于内外蒙古、回部及西藏各部王公事迹,一一列传记之。书成,擢右中允。旋改户部主事,迁郎中。嘉庆六年(1801)充宝泉局监督。十年,因局库亏铜案遣戍伊犁。在新疆奉将军松筠命,草创《伊犁总统事略》。并据实地考察所得,参以史乘,别为《西域释地》、《西陲要略》二书,考古证今,述新疆山川城池沿革、各种军政设施和少数民族源流风俗。赦还后,以讲学著述终老。其史地之学,以“穷源溯流,荟萃贯串,能擥其巨,实经世可施用”(《程侍郎遗集》卷八),为时所称。 皇朝藩部要略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 (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 (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古王公表传》、《西域释地》、《西陲要略》、《万里行程记》、《己庚编》、《书史辑要》等。《皇朝藩部要略》原为祁韵士为外藩蒙古表传所搜集的资料及该书底稿,道光年间,由其子祁隽藻携至江苏,经李兆洛、宋景昌、毛岳生等著名学者整理编次,且由张穆校补讹脱,成书十八卷,又补表四卷,凡二十二卷,题曰藩部要略。此书兼采纪传、编年体史书之长,以各部王公归服之先后、叛服之始终、封爵之次弟为经,以各部王公传记为纬,排列史实,计内蒙古二卷、外蒙喀尔喀六卷,额鲁特六卷,回部二卷,西藏二卷。详细列举了清代自太祖至乾嘉年间,汉、蒙、回民族交往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兼及西北各省风俗、地理、物产、民情。此书初刊于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书首有李兆洛序,书末有祁隽藻跋。并由何绍基篆首。 皇朝藩部要略书名。祁韵士(1751—1815,山西寿阳人,汉族,字鹤皋,别号筠渌)撰。十八卷,表四卷。仿照《通鉴》编年体例,归纳、综合文献资料,分内蒙、喀尔喀、厄鲁特、回部、西藏五个部分。对清代蒙古等诸部的建置、封袭、世系、事件记载颇为详细。是研究清代民族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书成后,未刻,到道光年间才刻印。 皇朝藩部要略书名。18卷,表4卷。乾隆年间祁韵士撰。以编年体整理之文献资料,分内蒙、喀尔喀、厄鲁特、回部、西藏5个部分。对清代蒙古诸部之建置、封袭、世系、事件记载较详细。对研究满族统治者所采取之民族政策及满族与兄弟民族之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