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塔塔尔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塔塔尔族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新疆伊宁、塔城、阿勒泰、昌吉、乌鲁木齐等地。人口为4873人(1990年)。史书上曾有“达怛”、“达达”、“达靼”等不同译名,“鞑靼”(详见该条)一名最早见于唐代。15世纪时,塔塔尔人是喀山汗国的主要居民,16世纪归并入俄罗斯。19世纪时,部分塔塔尔人陆续迁入我国新疆。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民族文字,但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现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信奉伊斯兰教。民间音乐舞蹈在群众中广为流行,能歌善舞是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一个特色。

史称“达怛”、“鞑靼”、“达达”, 系不同译名。始见于唐代突厥文《阙特勤碑》中,九世纪中汉文文献的“达怛”是最早译名。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4,127人(1982年)。其先民与*鞑靼有渊源关系。在我国史籍中“塔塔儿”为“鞑靼”别称之一。蒙古兴起后, 鞑靼部为其所并。十五世纪中叶, 钦察汗国境内的鞑靼人脱离钦察汗国独立, 自建喀山汗国, 位于伏尔加河中游。1552年被俄罗斯征服。喀山汗国建立之前, 其境内的鞑靼人、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同钦察人、保加尔人多长期相处,混合发展而成民族, 成为该汗国的主要居民。十九世纪初起, 该族部分人从伏尔加河中游陆续迁入我国新疆, 在与当地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操塔塔尔语, 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哈萨克族共处,现已通用维吾尔、哈萨克语文。多信伊斯兰教。解放后, 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从事农业、手工业。教育事业较发达, 二十世纪初即已创办现代学校。歌舞音乐能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颇负盛名。戏剧艺术发展较早,三十年代初期已成立专业剧团。传统节日有库尔班节、肉孜节、撒班节(犁头节)等。

塔塔尔族最忌讳猪,不吃猪肉。禁食驴、狗、骡肉和自死牲畜以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包括羊血在内)。禁忌把猪肉带进清真食堂,禁忌在水 渠、水池、水井、涝坝附近洗衣服,禁忌在涝坝内洗澡、游泳。一起住宿时,忌在室内大小便。与人交谈和吃饭时,最忌讳擤鼻涕、吐痰、打哈欠和放屁。忌与妇女 开玩笑和动手动脚。在有群众的地方,忌光着上身,更忌穿背心、裤衩到塔塔尔人家里去。不准在住房附近、水源旁边、清真寺、墓地周围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

民族名。大多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等地。塔塔尔族有3900人(1990)。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由于塔塔尔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长期杂居,交往密切,故而维吾尔和哈萨克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了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同样塔塔尔语对同一地区其它民族的语言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例如塔城地区的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已形成了带有塔塔尔语特点的方言。塔塔尔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塔塔尔”、“达旦”、“达达”、“达靼”等名称都是最早见于唐代汉文文献中的“鞑靼”的不同译音。鞑靼是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唐釉后成为北方草原地区诸游牧部落的泛称,蒙古兴起以后被蒙古所并。但是在蒙古人西征时,中亚和欧洲等地将蒙古泛称为鞑靼,而明代史书中则将东部蒙古各部落称为鞑靼。15世纪金帐汗国衰落以后,在金帐汗国辖境内的伏尔加河中游以及卡玛河一带出现了喀山汗国,其统治者自称为蒙古人的后代塔塔尔人。此后,“塔塔尔”就逐渐成了喀山汗国及其附近地区居民的名称。塔塔尔族是由保加尔人、奇卜察克人(钦察)、蒙古人相互融合、发展形成的。

19世纪以后,伏尔加河、卡玛河一带塔塔尔人的土地被沙俄农奴主大量侵占,迫使塔塔尔人四处流散。有的经过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来到我国新疆北部;有的南下中亚,尔后又经过帕米尔,进入我国新疆南部。19世纪中叶以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件,取得了在我国新疆通商贸易的许多经济特权。在大批俄国商人蜂拥而至的同时,不少喀山的塔塔尔商人、知识分子以及宗教职业者也不断迁入新疆并长期定居。他们就是我国新疆塔塔尔族的先民。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广泛影响。塔塔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制造业,也有少数从事畜牧业和其它职业。塔塔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音乐节奏鲜明,具有豪放的草原情调。乐器有“库涅”(二孔直吹木箫)、“科斯比”(置于唇间吹奏的口琴)、二弦小提琴等很多种类。塔塔尔族舞蹈活泼开朗,男子多踢蹲、跳跃等腿部动作,而女子则多为手和腰部的动作。它兼收并蓄了维吾尔、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民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独特的本民族的风格。一年一度的“撒班节”(犁头节)是塔塔尔族人民最重要的集会庆典之一。在此期间要举行歌舞、摔跤、赛马、拔河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竞技活动。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于塔城、伊宁、乌鲁木齐、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等城市或农牧区。人口有4837人 (1990年人口普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克普恰克语组。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因塔塔尔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民杂居, 其语言、文字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历史上塔塔尔亦称 “鞑靼”、“达旦”、“达靼”、“塔坦”、“达怛”、“塔塔儿”。塔塔尔族的先民与 “鞑靼” 有着渊源关系。鄂尔浑叶尼塞碑文中有 “鞑靼”的记载, 唐文献里亦有 “达旦” 的记载, 是我国北方突厥汗国衰亡后的一个强大部落。蒙古强大后, 鞑靼部落为其所并。蒙古人西征时, 西方曾把蒙古人统称为鞑靼。13世纪蒙古人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钦察汗国。15世纪中叶, 钦察汗国衰亡, 鞑靼人在伏尔加河中游自建喀山汗国,后被俄罗斯征服。喀山汗国建立前,其境内的鞑靼人、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同钦察人和保加尔人相处,混合发展而成民族。塔塔尔人,作为一个民族就在这一时期形成。我国的塔塔尔族,是从19世纪20年代起,陆续从苏联的喀山、斜米列奇、斋桑等地迁入我国的东北和新疆的。他们来中国的原因较复杂。一部分是失去土地为谋求生路,经伏尔加河下游、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来到新疆的;一部分是从西伯利亚逃来的伐木工人或修铁路的工人;有的是塔塔尔商人或贸易官员;还有少量教师和宗教人员。在东北的塔塔尔人, 目前只剩下10户人家。在新疆的塔塔尔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塔城、额敏、裕民、乌苏、伊宁、巩留、昭苏、奇台、吉木萨尔、乌鲁木齐等县市;南疆的喀什、阿克苏及吐鲁番地区有少量塔塔尔人居住。1987年7月25日,奇台县的大泉乡成立了塔塔尔民族乡。塔塔尔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长期以来,塔塔尔人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保卫祖国,建设边疆,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我国突厥语族诸民族中,塔塔尔族人口最少,但他们却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间口承文学作品,其中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谚语等。

塔塔尔族民间流传的神话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如《赫铁儿》就是一个受伊斯兰教影响的神话故事,故事说:仙人赫铁儿常常在善良的人们遇到困难时现身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给人们带来好运。在农村牧区,他通常以牧人的面目出现,在城市则多以乞丐形象出现。因此塔塔尔族人对登门乞讨的老人很尊重,总是热情地予以款待,他们期望仙人带给自己幸福生活。

民间故事在塔塔尔族民间口承文学中最为丰富,从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的幻想故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塔塔尔族先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争取自我生存与发展的信息。《十一个艾赫买特》描写了勇敢的艾赫买特战胜恶魔,取回金蹄子的英雄事迹。《长疥癣的马驹》表现了发展畜牧业的艰苦斗争生活。《金苹果》讲述的是英雄战胜魔王的故事。有的故事通过神奇的幻想表现出塔塔尔族人民对平等社会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如《金鱼》、《穷人和巫女》、《机智的老汉》、《失去亲妈的姑娘》等。

动物故事或反映了塔塔尔族先民对动物的崇拜意识,或曲折地表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斗争。有的动物故事则以动物作喻,通过幻想形式传达了人民大众纯朴的道德观念、伦理意识,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良好教材。如《白狼》、《三份礼物》就表现了对动物的崇拜与禁忌心理。《山羊和绵羊》、《熊和狐狸》、《进谗言的狼》等故事是借动物之间的争斗反映人类社会的矛盾冲突。

塔塔尔族民间还流传有大量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生活故事。这类故事以现实中人物为主角,有的描述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有的则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信念与追求。如《机警的姑娘》、《悲伤》、《聪明的小伙子》等故事揭露了巴依的贪婪和愚蠢;《愚弄人》、《怎样分父亲的财产》、《两个毛拉和一个庄稼汉》嘲弄了吝啬和贪财的人;《小气和大方》歌颂了友谊和互助,批评了自私行为;《两个懒汉》讽刺了懒惰行为,告诉人们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出路。

民歌伴随着塔塔尔族人民的生活产生和发展,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塔塔尔族民歌从内容上看,有情歌、生活歌、婚礼歌、游戏歌、历史歌等,其中情歌是最丰富的,有一首情歌这样唱道:

  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我怕看见你的眼睛。

  当我看见你的眼睛的时候,缭乱了我的心,怎能平静。

  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我愿时时看见你的眼睛。

  当你的眼睛进入我脑海的时候,不必说话,我知道你内心的秘密。

这首情歌用独特的手法,表现了小伙子对姑娘细腻深沉而又热烈的感情。下面这两首情歌则表现了对爱情的严肃、慎重和忠贞:

  先看看水的深浅,再脱你的皮靴,

  先探探姑娘的口气,然后再掏你的心。

  要选就选黄鲜鲜的甜苹果,莫被粉红色的酸苹果撩花眼窝。

  要挑就挑诚挚可靠的心上人儿,切莫被不相干的人轻易挑拨。

谚语是塔塔尔族人民世代精心琢磨而成的民间艺术珍品,它用简洁的语言形式概括地表现了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如:

  要想聪明就要谦虚;要想富裕就要勤劳。

  生活需要智慧;深夜需要月光。

  河里的水砍不断;忠诚的友谊不会断。

有些谚语赞美了勤劳、谦虚、忠诚等美好品德;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对丑恶的现象、卑劣的行为则给予无情的抨击:

  懒马的鬃长不长;贪婪的人心填不满。

  蛇的毒汁在牙齿上;伯克的诡计在笑容里。

  说谎的是骗子;信谣的是蠢蛋。

有的谚语反映了塔塔尔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如:

  穿着单衣进山,死亡会等着你。

  空木勺放进嘴里,会把嘴巴划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