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皇甫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皇甫嵩?—195

东汉将领。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好《诗》、《书》,习弓马,初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太守。黄巾起义爆发,任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隽率五校、三河军四万余人前往镇压。朱隽在颍川(今河南禹县)被起义军波才部击败。他退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被围,后利用起义军缺乏经验,依草结营之弱点,因风纵火击败波才军,屠杀数万人。继而在汝南、陈国、阳翟、广宗、下曲阳等地残酷镇压起义军,杀黄巾军将领张梁、张宝及十几万起义战士。不久,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中平五年(188年)拜左将军,与前将军董卓等援救被凉州王国军包围之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他反对董卓速救之主张,指出陈仓城守固备,必久攻不下,可收不战而屈敌之功。王国围陈仓八十余日不下,果撤围而退。他又分析指出,王国军已成“疲师”且无斗志,遂率军追击,大破之,斩杀万余。后任征西将军、车骑将军、太尉等职。

皇甫嵩?—195

字义真,东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 人。父节,雁门太守。嵩少好诗书,习弓马,有文武之才。初举孝廉、茂才。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中平元年 (184),黄巾起义爆发,以嵩为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初为波才所败,嵩进保长社,又被波才率众围困。嵩乃因风纵火,趁势猛攻,大破颍川黄巾,封嵩都乡侯。又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并破之。接着进击东部黄巾,杀害黄巾领袖张梁、张宝等。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邑八千户。其时嵩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诣内虚困。故信都令阎忠劝嵩起兵,图谋帝位。嵩以非常之谋,不纳,忠乃逃离。中平二年,诏嵩回镇长安,进讨边章、韩遂。初,嵩见中常侍赵忠宅第踰制,乃奏请没收。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两人由此怨之,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故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中平五年,复拜嵩为左将军,进击王国,大破之。而随同前往的督前将军董卓无功而返,甚为惭愧,于是忌嵩。及董卓秉政,初平元年 (190)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嵩到京师,即被逮捕下狱。嵩子坚寿与卓相善,前往救父。卓乃免嵩囚,复拜议郎,迁御史中丞。后卓被诛,以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拜太尉。不久以流星策免。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寻李傕作乱,嵩亦病故。

皇甫嵩? ~195

字义真, 东汉安定朝那(今平凉西北)人。少有文武志,好 《诗》、《书》, 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灵帝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张角在河北发动黄巾起义,占据州县,天下震动。嵩以左中郎将,持节,与朱儁共同镇压汝南、陈国、东郡等地黄巾军。斩杀张角弟张梁、张宝及数十万人,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 以赡饥民。百姓歌曰: “天下大敌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此时嵩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国家空虚。信都令阎忠劝其诛阉官,除群凶,取东汉政权而代之,嵩谢绝。边章、韩遂起兵陇右,兵至三辅,诏嵩回镇长安,因中常侍赵忠、张让诬奏,收左车骑将军印绶,更封都乡侯。中平五年(188年),凉州王国率部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2万人拒之,使卓为后队, 自率本部进击,连战大胜,斩首万余级,卓大惭恨,由此忌嵩。卓执政,征嵩为城门校尉,几为卓所杀。卓被诛,复为征西将军,迁车骑将军。拜太尉、光禄大夫、太常。病卒。赠骠骑将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