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盆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29 盆景

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指在一个小小花盆里培养某种小型花草,配以适当的石、水经过艺术加工,构成一种自然景色的缩影,供室内陈设,使百里江山可置于几案之上,足不出户而能领略江海、深山绝壑之胜,被人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种类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等。中国盆景艺术历史悠久,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墓甬道壁画上,画有两个手捧盆景的仕女,可知中国盆景艺术在唐代已出现。

盆景

属于园林艺术和工艺美术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用植物、石头和水,经过设计安排,布置和植种在盆中,构成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观,创造一种意境和情趣,并以其造型和色彩的变化形成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欣赏。盆景雏形见于汉墓壁画,魏晋以后得以发展,唐代已有多种形式出现,清代最为兴盛。盆景可分为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盆景是以盆盛景和以盆衬景,所以盆的材料造型和色泽都极为重要,需要精心设计。

盆景potted landscape

中国古代创造的艺术,大致分为植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类。最初传至日本,又由日本传至欧美。盆景艺术始见于唐,在陕西乾陵唐章怀太子李贤(655~684)墓中有侍女捧盆景的壁画。唐代冯贽撰《云仙杂记》提到:“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这是有关盆景的早期文字记载。到了北宋,《格物粗谈》中首先提到“盆景”这一名称:“芭蕉初发分种,以油簪横穿其根二眼,则不长大,可作盆景。”南宋王十朋《岩松记》对盆景作了描述。赵希鹄的《洞天清录》、杜绾的《云林石谱》都提到用于制作盆景的石头的选择与制作方法。元人丁鹤年曾作“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诗”,“些子景”相当于今日的微型盆景。
明代屠隆撰《考盘余事》,内有《盆玩笺》一篇,对盆景已有详尽论述。当时盆景又称盆玩,小型盆景可置于桌几,大型盆景则列置于庭榭。杭州的盆景“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针毛短簇,结为马远之欹斜诘屈,郭熙之露顶攫拿,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子照之拖拽轩翥等状,栽以佳器,槎牙可观。”文中可见,对天目松的结扎是仿照马远。郭熙等画家的名画为蓝图,通过结扎、剪截,以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型。古人除注意盆景的景物美以外,还注意由景物而体现出的意境美。对盆景的选石比较讲究,盆景的造型,此时已有单干型、双干型、多干型、丛林型。从强调奇石的安放可以看出,这时还有附石型、石上林型等处理方式。高濂《遵生八笺》对盆景也有系统论述,当时盆景兴起以南京、苏州、松江、杭州和福建的浦城最为著名。高濂提到适于制作盆景的植物,除松、兰蕙以外,尚有桧、柏、银杏、罗汉松、绛桃、梅、榆树、雀梅、金桔、贴梗海棠、枸杞、虎刺、美人蕉等等。同时,对野生树桩的选用已有浓厚兴趣。
制作盆景的花盆种类繁多,盆以白定、官、哥、均州窑出者为上,时窑次之。产品有八角圆盆、六角环盆、圆盆、方盆、长盆。此外更有划花、绣花、青绿色盆、古铜色盆、云板脚等形式。文震亨《长物志》主张制作盆景所用花木不宜高大,植物以根若龙蛇,不露束缚锯截痕者为上。陈继儒《太平清话》提到盆景的命名,如用古铜洗,种小芭蕉白石,名为蕉池积雪。
清初,陈淏子《花镜》有专门阐述盆景制作方法的篇章。内容涉及盆景用土制备,植物上盆时间,花木施肥与浇灌,适于制作盆景的花木等等。所用植物须剪裁有致,通过用细棕缚吊,使枝条委宛曲折,平时注意修枝盘干,以防枝条长野。强调在盆花拳石上,培植苔藓。盆景经长期发展,在各地形成不同流派。据道光《苏州府志》载,苏州虎丘人善于盆中栽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间,清雅可爱。陆廷灿《南村随笔》讲到,嘉定人朱三松,能择花树修剪,使高不盈尺,而奇秀苍石,具虬龙百尺之势,看去如千年老树,妙趣横生。杭嘉湖地区的盆景,在造型上则主张“师法造化”,以再现自然山林的优美风姿。扬州盆景也开始兴起。清代在苏州等地,盆景已成为珍贵商品,常远销外地,价格昂贵。


盆景Penjing

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历史上曾将它称作“盆玩”、“盆树”、“盆石”、“些子景”等。盆景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屠隆著《考槃余事·盆玩笺》,其中有“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其次则列庭榭中物也”的记述。盆景一般需置于几架上,景、盆、架三位一体。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用以美化居室,装饰宾馆、会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下“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值千金”的诗赞。至今盆景已不再集中于岭南及长江流域,西到新疆、南至广西、北到黑龙江,都有不少盆景佳作。中国盆景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欧美市场占有率逐步超过日本。
盆景起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又从日本传入欧美,当今中国和日本的盆景并驾齐驱,而又各有千秋。欧美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发展较快,就美国而言,有两个全国性组织,各州也有盆景协会。1989年4月在日本琦玉县举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成立大会,由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加拿大—美国地区、中国、欧洲、印度、日本、亚洲次大陆地区、拉丁美洲等九个地区组成。

盆景

指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材料,经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种植或布置在盆钵之中,成为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景色的一种艺术品。


盆景

指运用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在小盆子里培养某种小型的花草、树木,配列适当的山石、泉水,构成一种自然景色的缩影,供室内陈设和欣赏之用。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盆景

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或山石、水、土及其它构件、材料,经过艺术加工,把大自然的优美景物浓缩于咫尺盆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品。盆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根据河北望都出土的东汉(公元25~220年)墓道壁画,上绘有圆形陶盆,盆栽6株红花,其下配有方形几座,一般认为,中国盆景源于汉晋。1977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一片5叶纹陶片,所刻5叶似是万年青(浙江余姚是万年青原产地之一),其下纹有方形陶盆。据此又有中国盆景源于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之说。历代许多史料中常有盆景记载,如唐人冯赞的《记事珠》、宋人王十朋的《岩松记》、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盆玩》、清代诗人李符的《小重山》等,均有关于盆景的详细叙述。园林艺术是盆景艺术的源泉,盆景艺术是园林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园林艺术把大自然的景物浓缩在一定范围内,盆景则是在更小范围的盆中集中地、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神貌。盆景艺术与诗画相通,它以深邃莫测的艺术魅力使人如临碧水,似登翠岭,如醉如痴,心旷神怡,斗室之内,饱享山水茂林之美,其妙无穷无尽。盆景艺术被人们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盆景可以美化环境,装饰厅堂、居室,供人们艺术欣赏和消遣,有调剂和丰富生活内容等功能;同时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情趣,激发人们对祖国、对大自然、对文化遗产、对生活的热爱。盆景深为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所喜爱。

盆景bonsai

以植物、山石等为主要材料,经造型艺术和盆栽技术处理所作成的盆中景观。盆景如配以几架,即能构成景、盆和几架相结合的一种立体艺术品。盆景源于中国。在东汉墓壁画中可见到盆景的雏形。至唐代已广为流行,并传至日本。明清为中国古代盆景的鼎盛时期。盆景一词始见于明代屠隆《考槃余事》。根据不同材料,盆景可分为植物盆景和山石盆景两大类型。盆景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盆栽、盆树、盆山、盆池和盆玩等叫法。

盆景

呈现于盆器中的景观。起源于中国。14世纪在日本的绘画中已出现,1909年由日本传入西方。盆景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2大类。前者从观赏功能上又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和观形4类,按栽植方式分盆栽式和附石式2类;后者又分为水盆式、旱盆式、水旱式和壁挂式4类。盆景的规格有特大型(180 cm以上)、大型(80~150 cm)、中型(40~80 cm)、小型(10~40 cm)和微型(10 cm以下)5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