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盈不足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32 盈不足术即今算术中解盈亏类问题的方法。为中国古算的一个创造。《九章算术》辟专章阐述。分盈不足、两盈、两不足、盈与适足、不足与适足诸情况给出解法。《九章算术》盈不足章中给出8个盈亏类问题。另有12个非盈亏类问题仍用盈不足术求解。其方法是:先任意假设答数然后再验算。结果无非是相符(即假设的答数正确)或不符。若不符,再假设一次,其结果或盈不足,或两盈,或两不足,或一盈一适足,或一不足一适足。从而将非盈亏类问题化为盈亏类问题,用盈不足术解之。西方称此法为“契丹(阿拉伯和西方对中国的称呼)算法”、“双设法”、“双假位法”、“金法”。直到17世纪,盈不足术仍是欧洲解决各类算术问题的主要方法。盈不足术实际上就是现代的线性插值法(截弦法)。在解高次代数方程和超越方程中还常常用到。 盈不足术Yingbuzushu在中国古代,为了求解各种复杂多样的线性问题与非线性问题, 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数学方法——盈不足术。这种方法,通过两次假设及检验, 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今天所说的盈亏类问题,用统一的模式给出解答。《九章算术》中专门设有“盈不足”一章,足见它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地位。 盈不足术中国古代解决盈亏类问题的一种算术方法。在《九章算术》中有“盈不足”一章,其中前4个问题是正规的盈亏类问题,第5~8题依次是“两盈”问题,“两不足”问题,“盈、适足”及“不足、适足”问题。此外还有12个形式上不属于盈亏类,但都用盈不足术解答的算术问题。第1个,也是典型的问题是:“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每)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此题写成代数形式为:设每人出(钱)a1,盈b1,每人出a2,不足b2,求物价u和人数v。依所述方法可得u=(a2b1+a1b2)/(a1-a2),v=(b1+b2)/(a1-a2)。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