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盐yan由金属离子 (或铵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如氯化钠、硝酸钾等。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根据盐中是否含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又可分为正盐 (组成中不含氢氧根,也不含可被碱取代的氢离子的盐,如碳酸钠、磷酸钠等);酸式盐 (分子中含可被碱中和的氢离子的盐,如磷酸二氢钠、碳酸氢铵等); 碱式盐 (分子中含氢氧根离子,如碱式硫酸铜等)。此外,还有复盐 (由多种简单盐类组成的晶形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一般能解离为简单盐的离子,如硫酸铝钾KAl(SO4)2等)、络盐(配位化合物的盐类,如硫酸四氨合铜 (Ⅱ) 等)。盐类大多数为离子型化合物,属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基本全部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少数盐为共价化合物,属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醋酸铅、氯化汞等。盐类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别较大,有些很易溶,如氯化钠、硝酸铵等,有些极难溶,如硫化铜、碘化银等。盐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可以为中性、酸性或碱性。碱式盐水溶液不一定显碱性,酸式盐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这是组成盐的离子水解的结果。强碱弱酸正盐水溶液显碱性,弱碱强酸正盐水溶液显酸性。弱酸弱碱盐、碱式盐或酸式盐的情况比较复杂,要具体分析。 盐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调味品。相传新石器时代的黄帝之臣宿沙氏(又作夙沙氏)煮海水为盐(见《世本》、《事物纪原》、《说文》)。夙沙氏是我国东部沿海之滨的一个氏族或部落,居住在海滨的人们首先知盐味而食用。据《周礼·天官·盐人》载,先秦时盐有苦盐、形盐、散盐、饴盐之分。苦盐用于祭祀,形盐、散盐用于宾客,饴盐用于王、后及世子。又据郑玄注:苦盐出于池,盐为颗,味咸苦;散盐即末盐,出于海及井,并煮碱而成者,盐皆散末也;形盐即印盐,积卤所结,形如虎也;饴盐以饴杂和,或云生戎地,味甘美也。我国沿海诸省多用海盐,西北多用池盐,西南多用井盐。盐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则生成氨基酸钠,能使食品产生鲜美的滋味。盐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是一大贡献。有了盐才有调味,“五味调和百味香”,东汉王莽也说 “盐者百味之将”。 盐Yan一类化合物,一般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盐是酸和碱反应的产物。例如硫酸钠Na2SO4,是由钠离子Na+和硫酸根离子SO42-组成的。硫酸钠按其正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按其负离子分类属于硫酸盐。盐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常温下是晶体。许多盐,特别是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醋酸盐可溶于水。而多数碳酸盐和重金属盐如铅盐等难溶于水。大多数盐属于电解质。盐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盐的用途非常广泛。 盐通常把由金属离子(含铵离子)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食盐NaCl,硫酸铵(NH4)2SO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根据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酸式酸根或氢氧根,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仅含有氢离子以外的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以外的阴离子的盐为正盐,如NaCl、(NH4)2SO4;若还含有一个或几个氢氧根的盐为碱式盐,如Cu2(OH)2CO3;若还含有酸式酸根的盐为酸式盐,如NaHCO3。此外,还有络盐、复盐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