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监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6 监本各朝国子监所刻印的书。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始建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国子监刻书从五代开始,后唐长兴三年(932),据唐《开成石经》校刻《九经》,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历时20多年才将《五代监本九经》刻成,但此书今已亡佚。宋代刻书的主要机构即国子监,所印之书,刻工精细,字体工整,装帧考究,使宋版书成为我国古代书籍之珍品。历代国子监所刻之书有《经典释文》30卷 (965); 《周易正义》14卷 (988);《尔雅疏》等。明洪武十五年 (1387)于南京设国子监,永乐元年(1403)又于北京设国子监,两所国子监都各自刻印经史,故有南监本与北监本之分。 监本历代国子监所刻印的书本。始于五代冯道等校刻“九经”。盛于明南京、北京两京国子监刻印经史,南京国子监称“南监本”,北京国子监称“北监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