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盗窃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盗窃罪daoqiezui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的行为。在我国为侵犯财产罪之一种。“秘密窃取”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所有者或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窃取其财物。这是盗窃罪区别于抢劫、抢夺、诈骗等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特征。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盗窃罪;偷窃小量财物的,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数额大小的计算,应根据盗窃物的实际价值,而不是根据销赃所得。但数额大小不是定罪量刑的唯一根据,还应同时考虑作案手段、危害程度以及退赃表现等其他具体情况。行为人企图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仅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仍应按盗窃罪(未遂)处理。处理盗窃罪案件时,要把盗窃罪同小偷小摸行为加以区分;把盗窃罪同惯窃罪加以区分;把一般盗窃罪同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盗窃罪和情节特别严重的盗窃罪加以区分。根据我国刑法第151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152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指盗窃数额巨大的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金库、珍贵文物、重要军事物资、救灾物资数额巨大的,等等。 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中,盗窃已成习性,并以盗窃所得为其挥霍或主要生活来源的,为惯窃罪。私自挖掘古文化遗址或古墓葬而拿走文物,偷走并非使用中的交通、通讯器材,偷开他人汽车予以变卖或据为己有,盗伐私人所有的零星树木或已经采伐下来的公有木料,国家工作人员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而是利用工作中的熟悉条件而窃取他人经管的公共财物,等等,应与破坏文物、破坏交通设备、破坏通讯设备、扰乱社会秩序、盗伐森林、贪污等罪相区别,都属本罪范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