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君启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7 鄂君启节战国时代青铜制通行凭证。楚怀王六年(前323)发给鄂君启的符节。1957年于安徽寿县出土4枚,1960年又发现1枚。节系青铜做成竹片状,5片为1组。合拢成有竹节的竹筒形。节上有错金铭文。鄂君启节分舟行水程与车行陆程两组。分别规定水陆通行路线、车船数目等。已发现的鄂君启节中,有舟节2,车节3。是研究战国时期商业、交通及符节制度的珍贵文物资料。 鄂君启节战国时楚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青铜制成。1957年、1960年出土于安徽寿县。共5枚,竹节状。车节3,皆长29.6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各有相同错金铭文150字。舟节2,皆长31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各有相同错金铭文165字。记载楚国的关税制度及水陆交通情况。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鄂君启节为战国时楚怀王六年(前323年)发给鄂君启的水、陆运输凭证。于1957年在安徽省寿县丘家花园出土。节为铜制,作竹节形,共五件,可合成圆筒。出土时存舟节一件,车节三件,节面各有错金文字九行。舟节长31厘米,宽7.3厘米,铭文165字;车节长29.6厘米,宽7.3厘米,每件有文字150字。铭文详细记述了交通路线及对运载货物的规定,对研究楚国地理和交通贸易情况十分重要;其书体挺拔隽秀,为金文篆书的优秀代表,弥足珍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