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盛宣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75 盛宣怀1844—1916

洋务运动后期核心人物之一。大官僚兼资本家。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被李鸿章委为会办,1885年升任该局督办。1875年为开采湖北煤铁矿督办,曾勘测湖北大冶铁矿。1880年筹办中国电报局,任总办;1893年筹设华盛纺织总厂,任督办。举办上述企业期间,于1879年升任署理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署天津海关道,1887年任山东登莱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1892年调任天津海关道兼天津海关监督。1896年接办张之洞创设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后又开采江西萍乡煤矿,于1908年合并改归商办,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任总理。1896年开设中国通商银行,同时受清廷委任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事务。在此期间,他受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商政副大臣、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邮传部尚书等职。他接办汉冶萍公司后,大笔借贷日元,以铁矿石低价售日为条件,终使汉冶萍受日本控制。在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任内,先后与比、英、美等国签订铁路借款合同,出卖芦汉、沪宁、苏杭甬、浦信、粤汉等铁路主权。1911年5月,为清政府谋划“铁路国有”,把原先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回,以两路作抵同四国银行团签订了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激起了铁路风潮。武昌起义后被革职,出逃日本。1912年从日本归国,1913年再任轮船招商局副董事长、汉冶萍公司董事长,再次以公司财产作抵,向日本大举借款。1915年,又与日本策划组织中日合办钢铁公司,未果而病死。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稿》、《盛宜怀档案资料选辑》等。

盛宣怀1844—1916

清末大臣。字杏荪,号愚斋止叟,江苏武进人。秀才出身。同治九年(1870年)经杨宗濂推荐入李鸿章幕。以行营内文案兼充营务处会办,颇得重用,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同治十二年(1873年)任轮船招商局会办,后升为督办。光绪六年(1880年)任电报局总办。光绪八年办上海织布局。光绪十九年(1893年)调天津海关道。同年上海机器局被焚,受李鸿章委派又筹办华盛纺织总厂,任督办。利用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形式垄断洋务企业。光绪五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79—1896年)间,还署天津河间兵备道、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兼海关监督,积极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接办张之洞汉阳铁厂,兼筹芦汉铁路。光绪二十四年开办萍乡煤矿,名为商办,实权独揽。同时控制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他主张镇压,并参与英美策划的“东南互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任工部左侍郎,后任会办商约大臣。宣统二年(1910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任会长。同年,任邮传部尚书。次年,为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与四国银行团签订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又以“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商办川汉、粤汉干线路权作抵押,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激起全国人民反抗,掀起“保路风潮”,导致武昌起义爆发。后被革职,逃亡日本,仍继续进行出卖汉冶萍乡企业活动。民国四年(1915年)又与日本策划筹组中日“合办”钢铁公司,未及实现病死。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稿》等。

盛宣怀1844—1916

近代买办。字杏荪,又字幼勖,号愚斋、止叟。早年入李鸿章幕。历任轮船招商局会办、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督办及铁路总公司督办等职。协助李鸿章兴办“洋务”,操纵商办企业,出卖芦汉、沪宁等路权。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参与英美“东南互保”阴谋,为主要策划者之一,订立“东南互保约款”。1902年后历任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尚书等职。皇族内阁成立,盛为邮传部大臣,以“铁路国有”之名签定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出卖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干线路权,激起铁路风潮。武昌起义后亡命日本。后又策划汉冶萍企业中日合办等卖权活动。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稿》等。

盛宣怀

清末实业家。江苏省武进人。1844年生。1870年为李鸿章幕僚,1872年创办轮船,1885年任督办。1875年任湖北开采煤铁督办,1880年创办天津电报总局,1893年在上海办华盛纺织总厂。他在办实业的同时兼任地方官,1879年任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署天津海关道,1887~1896年间在山东、天津任职。1896~1908年管理开平煤矿。1907年任邮传部尚书。1911年后逃亡日本。1916年病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