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起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起义清乾隆、嘉庆年间湖南、贵州边界地区苗民起义。乾隆六十年 (1795) 正月,贵州松桃大塘人石柳邓率众起义,随后,湖南永绥 (今花垣) 黄瓜寨人石三保、乾州 (今吉首) 平陇人吴八月、凤凰苏麻寨人吴半生、乾州三岔坪人吴廷举等先后聚众响应。永绥协副将伊萨纳、镇筸镇总兵明安图等率清军1500余人前往镇压,被起义军全数围歼于鸭堡寨。起义军进克乾州,杀同知宋如椿,声威大振,广大苗民及汉族、土家族人民纷纷参加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到30余万人,很快控制了湘、川、黔三省边界广大地区。清廷急调云、贵、川、两广、两湖等七省清军10余万人,由云贵总督福康安统一指挥进攻起义军。福康安自率云、贵等路清军自南向北,四川总督和琳率本部清军自西向东,湖广总督福宁率部由北向南围攻起义军。起义军以高山峻岭为依托,运用游击战术与清军周旋,不断予敌以沉重打击。八月,吴八月在平陇被各路义军推为吴王。十一月,吴八月在卧盘寨被俘。次年六月,石三保在坳溪被俘。十月,清军分四路围攻平陇,石柳邓率众坚守 ,后因重伤被俘,平陇失守,起义军退入山中。嘉庆四年 (1799),湘黔边界苗民又同时并起,斗争再次进入高潮,直到嘉庆十一年(1806) 清军才最后将起义镇压下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