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玉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玉昆1810?—1871?

曲艺子弟书艺人。满族八旗子弟。字振之。活跃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在北京一带颇负盛名,为子弟书西城调流派的代表人物。石玉昆能根据演义小说自编自唱,尤其擅长于虚构公案故事,塑造侠义人物。他根据明人所作的《包公案》改编的长篇子弟书《龙图公案》,在当时的曲坛上颇受欢迎。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生动,描摹世态人情也不乏感人之处。石的表演颇见功力,弹唱俱佳。他曾对善唱委婉绮丽的爱情故事的西城调作过改革,独创以“精巧”著称的新腔,世称“石韵”。通俗小说《三侠五义》(亦称《七侠五义》)即清人根据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 《龙图耳录》改编的。

石玉昆约1797~1871

清代北京子弟书艺人,字振之,满族,天津人,于道光、咸丰年间以自弹自唱子弟书著名。他在子弟书基础上进行改革所创新腔被后人称为“石韵”或“石派书”。其曲调后来被单弦等曲种吸收为曲牌流传下来。相传他的演唱以巧腔著称。子弟书《评昆论》中描述他演唱技艺之高超:“指法儿玲珑、嗓音儿嘹亮,形容儿潇洒、字句儿清新”,“高抬身价本超群,压倒江湖无业民,惊动公卿夸绝调,流传市井效眉颦”。他自编自唱的长篇书《龙图公案》唱述包公判案的故事,极受听众欢迎。据说后来的《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小五义》等刊本概由此书改写发展而来。

石玉昆约1810—约1871

清代子弟书艺人。字振之,天津人。演唱时自弹三弦自唱。其唱调称为“石韵”、“石派书”。相传《三侠五义》、《小五义》等小说都是别人根据他的唱本改写而成。

石玉昆

子弟书艺人。生卒年不详。在清道光、咸丰(1821~1861)年间以弹唱子弟书著称于世。他编写的长篇说唱《龙图公案》很受欢迎,这部书的曲词有《救主》、《盘盒》、《拷御》等50种。光绪初年(1875)流行的《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即由《龙图公案》衍变而来,现代评书艺人亦多据以演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