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门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门颂

全名为《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也称《杨孟文颂》。东汉*摩崖。建和二年(148)刻。在褒城(今陕西勉县境)。记汉司隶校尉杨孟文修理石门道之事。王升撰。有额。隶书,22行,行31字。书体劲挺多姿,在汉隶中别具一格。有些笔画与敦煌木简极相似。书风天真流露,极飘逸新奇。西安有翻刻本。

248 石门颂

东汉摩崖石刻,隶书。全称《司隶校尉杨孟文颂》。石刻额字为《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桓帝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为歌颂杨孟文开通陕西褒斜谷石门的功绩,就崖壁刻此颂文。22行,每行30、31字不等。隶法瘦劲恣肆,雄健舒和,妙趣天成,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有明拓影印本行世。

石门颂

全称《司隶校尉杨孟文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隶书摩崖刻石。建和二年(148年)刻于陕西褒斜道(今属陕西)石门崖壁上,故名。其字雄健奔放,为东汉隶书精品。


石门颂

《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的简称。又称《杨君石门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立,隶书,摩崖石刻,在石门内西壁。记载杨孟文(名涣)于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凿通石门的事迹。

石门颂

石门颂,即 《杨孟文颂》。原称 《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 (148)、汉中太守王升立,隶书,摩崖石刻,在石门内西壁。书法瘦劲雄健,其用笔者如锥画沙之劲挺含蓄,结字有疏密、斜正、开合变化之趣。纵横行气,洒落自如,其势如长枪大戟,舒展奔放,章法貌美,别具一格。

石门颂

石门颂,即 《杨孟文颂》。原称 《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华(148),汉中太守王升立,隶书,摩崖石刻,在石门内西壁。书法瘦劲雄健,其用笔者如锥画沙之劲挺含蓄,结字有疏密、斜正、开合变化之趣。纵横行气,洒落自如,其势如长枪大戟,舒展奔放,章法貌美,别具一格。

石门颂

东汉摩崖刻石。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也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镌刻于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崖壁上。内容是汉中太守王升为司隶校尉杨孟文数次奏请朝廷修复褒斜栈道有功而撰写的一篇颂词。摩崖高327cm,宽254cm。此颂为隶书,结字大小不一,共22行,每行30字、31字不等。因字刻于崖壁上,字随石势,参差错落,洒落自然,意趣横生。文中“命”、“升”、“颂”等字垂笔特长,是汉隶刻石中罕见的。其风格奔放恣肆,雄健舒和,有“隶中草书”之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