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碧落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碧落碑唐高宗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高226厘米,宽103厘米,厚21厘米。立于山西省新绛县城内龙兴寺。篆书体。李譔撰,李譔(一说陈惟玉)书。碑文计21行,630字。内容为韩王元嘉(高宗第11子)之子李训、李谊、李譔、李湛等为其母(房玄龄之女)房氏祈福并歌功颂德之辞。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郑承规奉命在碑阴下部用正书释之。原文字略有损伤,传为唐人李阳冰槌击所毁。此碑是篆书艺术名碑,历受书家推崇。 碧落碑位于县城龙兴寺内。寺前身为唐碧落观,碑名缘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刻于唐总章三年(670),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元嘉之子训、谊、、谌等为其亡母房氏所立。 碑文篆书,共630字。唐咸通十一年(870)郑承规又奉命在碑阴用正书释文。后因原碑字迹磨损,又刻新碑一通立于原碑侧。《新绛县志》称碧落碑“用字结体,乃古篆之集大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