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磁州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磁州窑

宋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的观台镇和彭城镇,因宋代时属磁州,故名磁州窑。隋、唐时该窑已开始烧造青瓷和白瓷,质量较粗糙。宋代时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黄釉、绿釉、三彩等。装饰方法丰富多样,技艺高超,风格淳朴,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白地黑花、剔花、划花、点彩、珍珠地等十余种,所绘图案多为花草、鸟兽以及民俗生活写照和书法诗词。造型有瓶、罐、枕、碗、盘,又以梅瓶最有代表性,风格挺秀峭拔。由于是民间窑,彩绘艺术不受束缚,画法自然流畅,气势磅礴,有很高的艺术性。磁州窑自宋、金、元、明、清至现代,沿烧不断,影响深远,不仅是宋代北方民间陶瓷的代表,而且影响周围,形成磁州窑系。

磁州窑

宋、元时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分布于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一带。宋时属磁州,故名。其产品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是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产品有两种胎质:一种质较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质粗松,呈红褐色。烧瓷品种除白釉瓷、黑釉瓷外,还有白釉划花、白釉釉下黑彩、珍珠地划花、白釉红绿彩等10几种之多。装饰手法有绘花、划花、剔花、刻花、印花等,黑白对比是其主要特点。装饰题材多取之于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着墨寥寥而生活情趣盎然,如婴戏、马戏、芦雁图等。釉下黑彩器上常题写宋、金流行词、曲和俗语民谚等。其元代产品主要是硕大浑圆的白釉黑花器,常以云龙、云凤、鱼藻等题材为纹饰。

磁州窑

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建于宋代(960~1129),所烧瓷器纯属民间使用,品种有瓶、罐、盆、碗、缸、瓮、瓷枕等。胎骨坚实,多用化妆土制成白瓷。采用绘、划、刻剔、刻填等手法进行艺术加工,以黑釉、黑色绘料、矾红、黄、绿、蓝彩及透明釉等进行装饰,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釉下黑彩、珍珠地刻划花白瓷、绿釉黑花、白釉釉上红绿彩和低温铅釉三彩等10多种。瓶、罐、钵等花纹多为花卉、卷草、游鱼、云鹤、龙、凤等;瓷枕花纹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题材,如马戏、熊戏、小孩钓鱼、娃娃扛荷戏鸭、蹴鞠等。绘、刻线条流畅、洒脱,格调高雅大方,成为北方民窑的代表。元、明、清各代继续烧造,产量很大,曾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和“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称誉。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开始,逐渐恢复,产品已远销到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