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shehuizhuyi chuji jieduan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的政治报告中再次使用。在1986年《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重含义:❶就社会性质而言,它表明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尚未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过渡时期。
❷就历史发展进程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成熟、不发达的初级阶段,而不是处于已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一长期的历史过程。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和高度概括。它既是总结我国几十年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中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经的阶段,即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阶段。基本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国情不断地进行再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的论断。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重申了这一论断。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发表题为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的谈话,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集中了集体的智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精辟的阐述,科学地阐明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客观依据以及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基本路线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报告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就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善阶段。其主要表现是:
(1)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 “一穷二白” 的基础上起步的,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2)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善。我国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本身还不完善,还需要探索,寻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最佳实现现实; 同时,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以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须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在政治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特权现象等影响还未肃清; 在意识形态领域,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
上述情况说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从时间上说,从我国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止,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实现的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
确认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同时也是我们反对 “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我国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这段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国情特点的论述,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个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1979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到 “初级阶段” 的论断。1980年,邓小平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指出: “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 ‘左’ 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以后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中,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做过一定的阐述。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即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至此,我国的初级阶段理论完全形成。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巡谈话中,又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380页)党的十五大报告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更全面、深入的科学阐述,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已明确载入 《中国共产党章程》 的总纲之中。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❶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❷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全面把握这两层含义,才能同右和 “左” 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现阶段建设方针的确立提供了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也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