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祝允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徐祯卿、唐寅、文征明号称“吴中四才子”。他的书法,才气既高,功力又深。楷书学钟繇、羲献、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行书草书取法王献之、张旭、怀素、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临写无不精工,晚年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传世作品有小楷《黄庭径》、行书《古诗十九首》、草书《前后赤壁赋卷》。 明 ·祝允明草分 祝允明1460—1526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世称“祝京兆”,因手生6指,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书,楷书师法钟繇、二王,草书学怀素、黄庭坚、米芾等,能集众家之长,变化出入。狂草风骨烂熳、奔放劲健。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则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亦有“草书第一人”之誉。今存真迹《书唐人诗卷》为其代表作。 祝允明1460—1526明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枝山老樵。因生后右手有指枝,又号枝指生。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应天府通判。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子”。5岁能作经尺大字,9岁能诗。文章有奇气,当众疾书,思如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好歌曲声色。其书法初学于外祖徐有贞及岳父李应祯,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力挺劲,姿态活泼,气韵流美,与文征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代表。论者谓其书出入魏晋,多所变化,不可端倪,故能冠绝群伦。其传世碑砧有《杜甫秋兴八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前后赤壁赋》等。著有《前闻记》、《九朝野记》等。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中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未几致仕。允明5岁能作径尺大字,9岁能诗,稍长即博览群书。为文多奇气,不拘一格,潇洒自如;作诗题材颇广,风格颇妍;尤工书法,自成一体,是当时书家代表之一。与唐寅、徐祯卿、文徵明并称“吴中四子”。有《怀星堂集》。 祝允明1460—1526明朝书法家、文学家。字希哲,号枝山,生有枝指,又号枝指生。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明孝宗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能诗文,题材广泛。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智永,草书学怀素、黄山谷,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风格。论者谓其书出入魏晋,多所变化,不可端倪。与文徵明、王宠并为明中期书家代表。存世作品有《杜甫秋兴八首》、《曹植诗》、《李白五云裘歌》、《怀兴堂集》、《兴宁县志》等。 祝允明明代书法家。1460年生,1526年去世。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楷、行、草书俱精,尤以草书著称。传说他5岁已作径尺大字,9岁能诗,语出惊人。他学书嗣其家学,楷书师其岳父李应桢,行草书师其外祖父徐有桢。壮岁之后,涉猎广泛,博学多师,上窥魏晋,下逮宋元,无不心追手摹,对诸家法书皆有深刻领会,融冶众长,形成古拙雄强、奔放潇洒的风格。传世墨迹较多,主要有:楷书《出师表卷》,为其正德九年(1514)55岁时书;草书《千字文卷》,纵31.1cm,横372.9cm;《前后赤壁赋卷》纸本草书,纵31.3cm,横1001.7cm;《牡丹赋卷》纸本行书,纵30.6cm,横529.2cm。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