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神圣同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神圣同盟Shensheng tongmeng

1815年以俄国沙皇为首的欧洲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根据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 1815年9月, 俄、奥、普三国君主在巴黎共同发表神圣同盟宣言,声称,为维护基督教、和平与正义而互相支援。宣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和具体义务。年底, 除英国、教皇和土耳其外, 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该同盟。英国表示同意宣言原则。同年11月,英、俄、奥、普建立四国同盟,1818年,法国加入,变为五国同盟。五国同盟是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的实际支柱。五国同盟于1820年10月在奥属特洛波、1821年1月在莱巴赫举行会议, 决定由奥出兵镇压意大利革命。1822年10月至12月,在意大利的维罗纳举行会议, 决定由法出兵镇压西班牙革命。英国反对这两项决定。1822年,希腊独立战争开始后, 希腊问题造成五国之间更深刻的分歧。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五国同盟和神圣同盟实际已不复存在。

神圣同盟Shenshengtongmeng

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以俄国沙皇为首的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为维持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秩序,根据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提议,1815年9月26日,俄、奥、普三国君主在巴黎共同发表神圣同盟宣言,宣布为维护基督教、和平与正义将互相援助。至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和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相继加入该同盟。英国表示支持宣言基本原则。同年11月,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决议。1818年法国加入,四国同盟变为五国同盟。五国同盟是神圣同盟的补充和实际支柱。神圣同盟多次武装干涉各国革命运动。1821年奥出兵镇压意大利革命。1823年由法出兵镇压西班牙革命。内部争夺霸权的矛盾日益加深,同盟趋于破裂。欧洲革命运动逐渐复苏和高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神圣同盟实际已不复存在。

神圣同盟

法兰西第一帝国崩溃后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以维护《圣经》的教谕自诩,故名。1815年9月,由俄国倡导,俄、普、奥 三国在巴黎组成。除英国、土耳其和罗马教皇外,欧洲多数国家相率加入。旨在维持1814年维也纳会议建立的统治秩序,镇压各国革命运动。曾策动干涉意大利(1820—1821)和西班牙(1823年)革命。1830年后瓦解。

神圣同盟

19世纪初欧洲绝大多数封建君主国参加的反革命同盟。维也纳会议后不久,1815年6月26日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君主在巴黎缔结,随后有许多欧洲君主国参加。它是披着宗教外衣实为反对革命的军事同盟。宗旨是用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封建统治秩序,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亚历山大一世和梅特涅是该同盟反动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推行者。它曾于1820—1823年派兵镇压意大利、西班牙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企图干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1815—1830年间,它在欧洲起了封建堡垒的反动作用。由于欧洲革命运动的不断冲击和同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到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时,彻底瓦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