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祭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祭文

文体名。祭文是设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神灵时拿来诵读的。一般是完全的韵文。韩愈《祭柳子厚文》,除开头几句外,完全用韵;李翱《祭韩侍郎文》,自首至终全部用韵。祭文用韵有自己的习惯,是长距离的押韵,句子参差不齐,如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但祭文也有完全不押韵的。其内容主要为哀悼或祷祝之词。任昉《文章缘起》:“祭文,后汉车骑郎杜笃作《祭延钟文》。” 陈懋仁 《注》: “夫礼祭以诚,止于告飨。”《书》曰: “ ‘黩于祭祀,时谓弗钦。’ 言所以交鬼神之道,罔有过也。”


祭文

古代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祀时所诵读的文章。尤以告祭死者、哀悼死亡为主。先秦时就有告祭之礼,凡有事必告祭于祖庙。至南朝时,告辞已形成一种专门的文体。梁《昭明文选》中已有“祭文类”。有韵文、散文两种。韵文体祭文以四言为正体,著名的有陶潜的《祭程氏妹文》。散文体祭文则以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和清袁枚的 《祭妹文》 为著名。

祭文

文体。祭祀时诵读之文,用于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有散文、韵文、骈文等体,韵文中以四言为正体。

祭文

文体名。许慎《说文解字》:“祭,祭祀也。”徐师曾《文体明辨》:“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最早的祭文,当首推东汉杜笃《祭延钟文》。及至唐宋两代,韩柳欧苏,或祈祷雨赐,或干求福降,或祭奠亲旧,真情实意,溢于言表。所谓“祭奠之楷,宜恭且哀;若夫辞华而靡实,情郁而不宣,皆非工于此者也。”(《文心雕龙》)祭文有散文,有韵语,且又四言、六言、骚体、俪体,各有不同。其格式有序在前,即“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仅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某某之灵”,以下转入正文;结尾亦有常格,即“呜呼哀哉,尚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