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祭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祭酒

官名。初,以长者有学问的人为祭酒,自汉以后为官名,历代沿置。掌主学政。至清末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索隐,按礼食必祭先,饮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当祭耳,后因以为官名。” 《旧唐书·职官志》: “祭酒1员,(从三品。《周官》 曰师氏、保氏,汉始置祭酒博士,历代因之。隋祭酒,品第三。) 司业2员。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6学。(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也。) 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孔宣父,祭以太宰,乐用登歌轩悬。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凡教授之经,以 《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纪》、《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兼习之。每岁终,考其学官训导功业之多少,为之殿最。”

祭酒

中国古代学官名。原意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为一种荣誉。战国时荀况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西汉设五经博士,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西晋时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

祭酒

官名。古代贵族大夫飨宴,以长者酹酒祭神,称祭酒,后渐演为官名。汉代多用以称主管长官。历代国子监(学)长官均称祭酒,即“国子监祭酒”。

祭酒

学官名。战国时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祭酒原意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德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为一种荣誉。汉武帝设五经博士,首长称博士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西晋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主管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国子监,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