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禁忌许多人对乌鸦没什么好印象,甚至有厌恶之感。但满族人例外,他们非但不轰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禁忌正月初一,忌说“少”或“没有”,不向外泼水,不向外扫地。女人坐月子,忌孕妇入房。男人忌在晒有女人衣裤的竹竿下走过。新年初三俗谓“穷鬼日”,忌会客探亲。农历正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忌出门。俗云“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钱都莫去担。” 禁忌又称“塔布”,指禁止同“神圣”或“不洁”的事物接近,否则即会招致超自然力量之惩罚的宗教观念。在许多原始民族中都有类似的观念。 禁忌解放前由于黎族人民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因此,在生产生活上有很多禁忌。这些禁忌多属迷信观念,对生产生活有害无益,仅可作为研究黎族社会历史的有关材料。但是,有的禁忌则是与生活和生产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且有的还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有些则是生活中的习惯问题,或是应注意的礼节问题等。如人们不得跨过炉灶,不准用脚踩灶,不能用砍刀等器物碰击炉灶,不准在灶前小便,烧柴时须先从柴头烧起,不用火时只能用灰埋火或任其自熄。如果违禁,据说“灶鬼”就会发怒、作乱,引起家人生病,危害生命。村寨中的神树如大榕树或酸梅树,不能随便用刀砍伐,不准攀登、折枝,更不能拴牛,神树下边的“鬼台”不要乱摸和移动。禁忌用镰刀、钩刀乱砍门槛。孕妇不能吃蛇肉、狗肉,否则将难产。在怀孕期间,夫妻不能吵架,否则将来孩子先天体弱不健康。妇女生小孩的房子,来客不准入内,也不准大声喧哗,说是怕赶跑母子的“灵魂”,小孩将会不平安。节日 (春节) 期间禁忌讲粗话、不吉利的话。大年初一禁忌洗衣、扫地,说是怕全家的钱财都被洗掉、扫光。合亩制地区的黎族同胞在年初一至初五忌田间劳动,牛日、虫日、鸡日、蛇日等日,亩众不能下田耕作,说是怕禾苗遭受鸟兽侵袭。农历年初一准备上山打猎的人,也忌扫地,否则猎不到野兽。砍山兰一定要择龙日、马日、兔日、蛇日等吉祥日,同时亩头不能在日间睡觉,否则庄稼将经不起风吹雨打。在3月8日的牛节里,不但禁忌杀牛,而且要给牛喝一种用牛魂石浸过的酒,以保来年丰收。对非正常死亡的人,尸体不能抬进村子,更不能放在家里,亲属也不能放声大哭,否则死者的灵魂又要回到世间,招至家人生病,甚至死亡。凡是与死者同名的人,死者亲属也不能直接呼唤同名者的名字,以图吉利。 禁忌禁戒人们接触、提及的事、物、人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忌讳观念。禁忌始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在自然面前的力量还很弱小,某些特定的事物,以至某些词句或者某些行为或被视为神圣,或被看作不洁,人们是不能接触和谈论的。认为如果违犯这种禁令,就会招致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惩罚,承负“犯忌”的苦痛和不幸。无法把握和认清的自然力所给予人们的种种灾难,也强化着人们的禁忌观念。在原始氏族公社中,禁忌最先同制止亲属之间的性关系和图腾崇拜相联系。是保证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生活、稳定社会关系的最古老形式,也是作为人们遵行最初的道德规范的形式。禁忌不需要理性证明、逻辑推理或事实论证,是在某种无法解释、无力把握的神秘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面前,由于恐惧所形成的自我限制自我约束。禁忌除道德、心理方面的原因外,还与迷信有关,有时与迷信、 卜筮等原始形式处于共生状态。阶级社会产生后,禁忌成了祭司和首领们的法权,借此巩固自己的权势,帮助他们积聚财富。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宗教中,仍存有禁忌的残余。目前,禁忌一词被广泛运用于民族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民俗学中。 禁忌新娘往夫家途中忌碰见孕妇、生人。孕妇忌看做“功德”,忌看戏,忌看棺木出葬,忌参加婚礼,忌进产房。家有孕妇,家什忌挪动。春节妇女不准串门,忌点火点灯,忌食狗肉。 禁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是伴随着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的生活习俗沿袭下来的。这些民族在饮食上,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禽的肉,忌食未经宰杀而自死的动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住房附近、水源旁边、礼拜寺、墓地周围不准大小便。饭前饭后要洗手,洗完手后不能乱甩手上的水珠,必须用毛巾擦干。不能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麻袋和装有盐的袋子和做饭用具上。吃饭或人交谈时,最忌讳吐痰、擤鼻涕、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挠痒等,否则被人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在服饰方面,禁止穿袒胸露背及过于短小的衣服,反感穿背心短裤在室外活动和做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