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种子调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种子调制seed processing of ornamental plants对采集的观赏植物种子(果实)进行清理以获得纯净饱满种子的操作过程。主要通过脱粒、净种和干燥等工序,以达到适于贮藏和播种的要求。调制方法,依果实类型而异:干果类,如豆科花卉的荚果、百合、鸢尾、丁香、罂粟的蒴果,耧斗菜、飞燕草、牡丹、珍珠梅和绣线菊的蓇葖果以及松柏类的球果,采后摊晒,自然干燥,用木棍敲击或装入袋内揉搓,使果实充分开裂,种粒脱出。果实开裂时易将种子弹出的种类,如凤仙花、三色堇和种子易于飞扬的柳兰、杨柳类,晾晒时需用纱网遮盖。用风车、簸箕、筛子除去种子中的枝叶、果皮、种翅及土、石块等杂质以及发育不良的秕粒和小粒,使种子达到纯正清洁。球果除自然干燥外,还可采用人工加温干燥,高温脱粒快,但需摸清不同树种的安全温度,一般以不超过45℃较为安全。对不开裂的单种子果实,如菊科花卉和铁线莲的瘦果,榆和槭树的翅果,须分别除掉冠毛、果翅等附属物。怕干的栎类坚果,采后可进行水选,除去蛀果和壳斗。肉果类是包括浆果、仁果、核果或带有肉质附属物的种子。这些果实含水量和含糖量高,易于腐烂、发热,采后要及时清理,先用手揉搓或装入桶用木棒捣碎果肉,使种子与果肉分离后,用水淘洗,漂除果肉、果皮和秕粒,将纯净饱满的种子摊成薄层晾干,不要铺在金属板或水泥地上于强阳光下曝晒,以免烫伤种胚。对果肉厚而硬的果实,可堆置数日待其变软再捣碎果肉,洗出种子。根据种子批量大小和取种的方便,可选择纸袋、布袋、无毒塑料袋、麻袋、箩筐或桶等容器盛放种子。为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应在通风低温环境下保存。对怕干的种子如银杏、七叶树、栎类应立即混湿沙,置于0~3℃下存放,温度过高则易生霉、发芽。如需寄运外地,则可用浸湿的苔藓、泥炭或锯末等做填充物保持湿度,容器壁上留通气孔,应尽可能避开寒冷和高热的季节,以免发生冻害或热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