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斗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科斗文中国古代书体的一种。是篆文手写体的俗称,以字形头粗尾细状如蝌蚪而得名。“科斗文”之说起于汉末,东汉至魏晋之间其说更甚。卢植曾上书灵帝称: “古文科斗,近于为实。”郑玄《尚书赞》: “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 ‘科斗书’。”魏三体石经中的古文,都是头粗尾细,即科斗文。其后宋句中正仿效此体书写《说文》中古文,郭忠恕用以写《汗简》(书录古代文字),吕大临、薛尚功等用以摹写彝器款识,下至清梁诗正等撰《西清古鉴》,仍用这种书体。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