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大致展布于北纬32°30′~34°30′之间,东西延伸长达数千公里。是分布于长江流域北部的巨型纬向构造带,它控制着我国西北与西南、华北与华南地质构造的发展。山地地貌极为明显,其西部的昆仑山分布于长江江源区的北部,为一系列海西期褶皱带组成的高山带,海拔5000~7000米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省,更东接秦岭。其东部的秦岭部分,西起川西北松潘一带,向东经甘肃东南、陕南、豫西南基本呈东西向展布,再东因受淮阳山字型构造影响,走向向南偏转成北西西向,并经大别山而沉入苏北平原区,最后没入东海,它由元古界、古生界的变质岩带以及巨大的花岗岩带组成。构造形迹由一系列复式褶皱和规模大、切割深的断裂组成。其生成时代可追到前震旦纪时期,定型于加里东期,以后的历次构造运动均以断裂活动为主,并沿一些主干断裂有新生代盆地分布,盆地中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又被輓近期的断裂活动所切割。此带除富铁、铜、铅、锌等金属矿外,还有煤和稀有元素矿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