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长城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长城遗址甘肃境内的秦长城,系秦昭王在位时(前306—前250)所筑,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长城西起临洮县三十里墩的洮河岸边,经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等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继而又回到甘肃境内镇原、环县、华池县,向东入陕西省,蜿蜒东去,直至辽东。甘肃境内长城全部用黄粘土中杂碎石,夹板夯实筑成。城墙下宽4.2米,上宽2.5米,残高一般2米左右。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纷争,作为御敌象征的长城一带连年战火不熄,所谓“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唐王昌龄《塞下曲》)。如今,秦长城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秦长城遗址经陕西北部的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榆林等6县、市境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匈奴南扰,派蒙恬率兵30万,将原来燕、赵、秦北方长城加以修补连接,从而奠定了“万里长城”的基址。两汉、北魏、北周、隋及明、清各朝都曾进行过修补。今所见长城,大多是明洪武到万历年间修补过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