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94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元代一部论述家塾教学程序的著作,史称“读书工程”或“进学规程”。编撰者为程端礼 (1271—1345),此书是依朱熹 “读书明理”思想,为纠正当时读书人“曾未读书明理,遽使之学文”、“失序无本,欲速不达”的缺点而写的,认为注重教学程序,才能“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全书共三卷。第一卷依朱熹读书法,规定读经的程序:8岁入学前,读程逢原增广的 《性理字训》; 8岁入学后,读朱熹的 《小学》,次读《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孝经》、《易》、《书》、《诗》、《仪礼》、《礼记》、《周礼》、《春秋》并三传,15岁后“以朱子法读四书注”。第二卷规定在读经的基础上学史学文的程序:先看《通鉴》,再读《楚辞》练习 “科举文字”,准备应试。第三卷录王柏辑《正始之音》,以明辨音义之方法;最后阐明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Chengshi jiashudushufennian richeng中国古代专门论述家塾教学程序的专著。史称“读书工程”、“进学规程”。编撰者为程端礼(1271—1345),鄞县(今浙江鄞县)人。该书针对当时社会上读书人“曾未读书明理,遽使之学文”、“失序无本,欲速不达”的缺点,依朱熹“读书明理”的思想,按照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的原则,规定了教学读书的程序。全书共三卷。第一卷规定读经的程序;第二卷规定学史学文的程序;第三卷录王柏辑《正始之音》,以明辨音义之方法。第一、二卷根据年龄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划分各年学习内容。读经的程序是:8岁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8岁入学后,先读朱熹的《小学》;其次读“四书” 《教经》,再读《易》、 《书》、《诗》、《仪礼》、《礼记》、《周礼》及《春秋》、三传;15岁后读朱熹《四书集注》;并要求抄写以上经书。学史学文的程序是:在读经的基础上,先看《通鉴》,读韩愈的文章和《楚辞》;在此之后再用2—3年的时间学文,尽量多的增加学识,掌握各种文体,练习科举文字,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第二卷末附有注明每日功课的纲要。第三卷除讲述明辨音义的方法外,最后还阐明朱子读书法6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詠,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该书认为要“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必须注重教学程序。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元代程端礼编著。为论述家塾教学程序的著作。分3卷。第1卷列出读经程序;第2卷列学文、史之程序;第3卷录王柏辑《正始之音》,以明辨音义之方法;最后阐明《朱子读书法》。元、明、清三代很多人将其奉为读书模式。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