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空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空间Kongjian

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在工艺美术设计中所谈的空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❶在平面图形或纹样表现方面,除去主体纹样和图形之外,空白的地方常称之谓空间,这是属于二维空间。
❷雕塑形体和器物造型都是实在的物体,占有一定的实际空间,这是属于三维空间。
❸立体造型之外,由于形体本身变化和构件的作用,形成了与主体相关的虚空间,这是属于心理空间。
❹茶杯由口部开敞,向里延伸的内部空间,称之为效用空间。

空间

❶表征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❷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参见“哲学”中的“空间”。


空间

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表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的哲学范畴。是三维的,即长、宽、高。它和时间一样,同物质不可分离。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具体事物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量度空间一般以厘米、分米、米、千里为单位;量度天体空间则用天文单位、光年、秒差距。

空间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增强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层空间简称空间或外空,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又称为宇宙空间或太空,在中国还称为天。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被称为人类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境。众所周知,陆地为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没的部分; 海洋为地球表面广大的连续海水水体; 大气层指地表以外包围地球的气体。包围地球的大气在距地表数千公里的高度上仍有极少量存在,这就给大气层(第三环境) 和外层空间 (第四环境) 的划分带来问题。外层空间边界,目前尚无确切定义,通常大致可以把100—120公里以下的大气层称为稠密大气层,也称为大气环境或人类的第三环境; 而100—120公里以上称为外层空间或人类的第四环境。
人类进入第四空间要克服四大困难:
❶克服地球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的物体,只有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即7.9公里/秒的时候,才能成为地球的卫星;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即11.2公里/秒的时候,才能像地球、金星、火星等星体那样,成为太阳的一颗新行星; 当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即16.7公里/秒时,就可以飞出太阳系。
❷克服真空。地面上的大气压力是760毫米汞柱 (1毫米汞柱=133.32帕)。大气密度ρ和大气压力P随距离地面高度h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迅速减少。在200公里的高空,ρ和P只有海平面ρ0P0的10-9量级。装有一般发动机的飞机,其上升高度的极限是27公里。
❸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地球上最热的地方为40℃左右,最冷的地方也不过-40℃。而在空间,离地球不远处,向阳面的温度可高达200℃,背阳面则冷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在远离恒星的空间,环境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而在恒星附近温度会高达几百至几千摄氏度。
❹有害辐射。近地空间是一个强辐射环境。从X射线到红外线的太阳电磁辐射对人体、材料都有一定的影响。而粒子辐射严重影响环境,主要来源有三种: 地球辐射带、太阳宇宙射线、银河宇宙线。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保证空间活动的顺利进行。


空间

参见 《知识经济卷》 中 “空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