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立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立碑libei民间丧葬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指于坟墓前树立石碑。碑上刻死者姓名、事迹等文字,有的还在四周刻以图纹。其起源甚早。《礼记·檀弓下》所谓“公室视丰碑”之碑即此。秦以前为木制,本作悬棺入土之用。汉以后改用石制,在碑上多刻文字,以垂久远。东汉立碑之风盛行,文体也自成一格,有文有铭,又或有序。铭又称辞,或称作“颂”。唐代碑制规定:五品以上用龟趺螭首,五品以下用方趺圆首。历代均行此俗。民间也很流行,一般是在长方形青石上,刻载死者姓名、死亡年月以及子女孙辈姓名等。多为亡者家人立碑。建有功业者,古代有朝廷、官府为之立碑;近世有政府、所在单位为之立碑的。立碑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旧时丧家立墓碑时,孝子要跪拜、焚纸钱、鸣放鞭炮。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墓立碑之风气日盛。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