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发兵行令的信物。或作证件。《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元年 (公元前206年)》: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胡三省注: “符,《说文》曰: 信也。”韦昭曰:“符,发兵符也。” 师古曰: “符,诸所合符以为契者也。”

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朝廷与臣下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征信。《孙子·九地篇》:“夷关折符,元通其使。”《墨子·号令》:“谨侯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其有符传者,善舍官府,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为召,勿令入里巷中。”

亦称“符信”、“符契”、“符书”,朝廷用以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孙子兵法·九地》: “夷关折符,无通其使”。战国时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世传为美谈。汉文帝时,“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 ( 《史记·孝文本纪》),沿用不衰。魏晋南北朝时,中央机关官僚给下级官僚的文书,如系非直接隶属关系的用 “符”。隋唐时期,中央和各地方机关中,上级对下级所行文书亦称 “符”。宋以后废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