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一届学业竞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一届学业竞试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在专科以上学校中举行的竞争性考试,对于考试优胜者给予奖励。1940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国统区专科以上学校进行学业竞试。第一届竞试对象为全国大学、独立学院本科生。竞试分为三类。甲类:竞试国文、英文(法文和德文)、数学,各院校一年级学生自由报考一至三科;乙类:竞试各系科主要科目,由教育部指定。各院校二、三年级学生自由报考;丙类:竞选毕业论文,各院校四年级学生一律参加。竞试分初试和复试两步,丙类称初选和复选。初试和初选由学校组织实施,甲类以院校为单位,报考学生在80人以内的,初选各科成绩最优秀的1人,超过80人,各科选2人。乙类以年级为单位,各系科每年级有考生5人以上的,选择成绩最优秀的1人,不足5人的,与本系科其他年级合并选拔。丙类以系科为单位,选拔各系科毕业论文最优的1人。复试和复选由教育班组织实施,各区招生委员会或招考分处于统一招生考试后分别举行复试。甲乙类定于7月27日,丙类为复选,由教育部组织毕业论文评选委员会,选拔最优秀的论文三四十篇,参加最后决赛。第一届学业竞试,参加甲类410人,乙类619人,丙类240人,后经复试和复选,录取决选甲类31人,乙类62人,丙类30人,丙类次优特予以奖励12人,计135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