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三节 农田水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三节 农田水利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郊区水利长期失修,海塘难挡台风大潮的袭击,江堤难御洪涝之害,河道淤塞,引排不畅,难抗旱涝之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加高加固海塘江堤,可以抵御台风、大潮、暴雨、洪涝的袭击,对原有内河不断疏浚拓宽,并且新开挖了淀浦河、大治河、川杨河、金汇港、油墩港等大型骨干河道,增设船闸、套闸,排洪畅通,运输方便。采取联圩并圩,“大控制、小包围”以及洪涝分流、高低(田)分治的措施,逐步治理了低洼地;采取引淡洗盐等措施,改造了盐渍地。在郊区农村建成了电灌网络,电力灌溉面积达到95%以上,蔬菜地区还建成了许多喷灌设施,喷灌面积占常年菜地的50%以上。这样,使郊区农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第三节 农田水利

新疆属内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强烈。干旱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体系。因此,水利在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 农田水利


第三节 农田水利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浙江省已基本形成一个大、中、小结合,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第三节 农田水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