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诗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阿诗玛

云南撒尼族民间长篇叙事诗,描写美丽、勤劳、勇敢的农家姑娘阿诗玛和她的哥哥阿黑不畏强暴,与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的故事。阿诗玛拒绝嫁给恶霸热布巴拉的儿子,被抢去遭到毒打,仍坚强不屈。被阿黑救出后,在半路上又被恶霸放出的洪水冲走。撒尼族人对着山谷呼唤她的名字,山谷中传出阿诗玛的回声。表现了撒尼族人民勤劳善良的品格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阿诗玛》

中国彝族的长篇叙事诗。在云南圭山地区彝族分支撒尼人当中广泛流传。长诗生动地刻划了两个撒尼青年的可爱形象。女主人公阿诗玛是一个聪明美丽而又能干的姑娘。她被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抢走,虽经百般诱惑和恐吓,但始终不屈。男主角阿黑勇敢、机智,为解救阿诗玛和热布巴拉父子斗智、斗勇,终于获得胜利,救出了阿诗玛。热布巴拉不甘心失败,当阿黑带着阿诗玛渡江之际,放下洪水,把阿诗玛冲走。相传阿诗玛并没有死。她被仙女——应山姑娘搭救,从此永远住在山上。撒尼人怀念她,常常对着山谷呼唤她的名字,这时山谷就传来她的回声。阿诗玛和阿黑的行动表现了撒尼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和追求自由幸福的坚强意志。这部优美的叙事长诗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被改编为歌舞剧。建国后又被改编为电影剧本,于1964年搬上了银幕。

《阿诗玛》

为一部撒尼族人民的民间叙事长诗。这部民间叙事长诗主要流传于云南圭山地区。《阿诗玛》于1953年由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搜集,由黄铁、刘知勇、刘绮、公刘等人综合整理。《阿诗玛》叙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反抗强迫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生活,与恋人阿黑哥一起,与封建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这部民间叙事长诗热情讴歌了撒尼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长诗想像丰富,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突出,对白语言生动质朴,精练含蓄。《阿诗玛》于1954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于1959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重新修订,于196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民间长诗选》中,也收录了《阿诗玛》。《阿诗玛》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影响极大。现在《阿诗玛》已被翻译成英、德、法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叙事诗中的优秀作品,也是人类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阿诗玛》

彝族撒尼人民间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路南彝族地区。内容叙述勤劳勇敢的姑娘阿诗玛,坚决反抗财主热布巴拉逼她当儿媳的恶霸行为。阿诗玛被关入土牢后,她的哥哥阿黑前去搭救,经过多次较量,财主只好放人。但财主却暗中与岩神勾结,用大水淹死了阿诗玛。阿诗玛死后变成回声,活在山重水复的石林之中。诗歌反映了彝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斗争精神和美好理想,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机智、勇敢的可贵品质,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遗产之一。解放后,搜集整理出版了汉文本,并且被译成俄、英、法等文字介绍到国外。彩色舞台艺术片的影响很大。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阿诗玛》一书。

《阿诗玛》

彝族支系撒尼人民的一部优秀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圭山地区。长诗热情歌颂了撒尼青年不屈的斗争精神。美丽、聪明而又能干的阿诗玛,不畏强暴,公开拒绝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家的求婚。即使被抢去关在黑牢里,阿诗玛还是那句话: “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阿诗玛的哥哥阿黑为了救出妹妹,历尽艰险,与热布巴拉父子斗智斗勇,终于救出了阿诗玛。可就在他们回家的路上,热布巴拉阴险地放开洪水,冲走了阿诗玛。但是,阿诗玛的精神不死,她变成了“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歇,我的灵魂永不散,我的声音永不灭”的回声。长诗曾被改编为电影剧本搬上银幕,国外有英、法、俄、日等语种的译本。

《阿诗玛》

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中的优秀民间叙事长诗。该诗叙述聪明、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反对强迫婚姻,同勤劳、勇敢的阿黑哥一起,不畏强暴,向封建统治者热布巴拉进行不屈斗争的故事。故事表现了彝族人民机智勇敢的品质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是中国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1949年后,经过搜集整理出版,并改编拍摄电影,有俄、英、法等3种文字译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