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等高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等高线Denggao xian

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联成的闭合曲线。在地形图上一组等高线可以显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和实际高度。根据等高线的密度和图形,可以判断地貌特征和斜坡坡度(如图)。用等高线显示地貌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就是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绝对高度之差。对于同一山体来说,等高距大,等高线就少,地貌就显示得粗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多,地貌就显示得详细。而等高距的大小又与地形图比例尺和地面起伏情况有关。一般而言,比例尺大而地面起伏平缓,则等高距小;反之,则大。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可分为四种:❶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照地形图所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如1:5万图规定等高距为10米,图上10、20、30……米的等高线就是首曲线,可以显示地貌基本形态。
❷计曲线,也叫加粗等高线。为了便于查看等高线的海拔,规定自零米起算,每隔4条(或3条)基本等高线绘一条加粗实线。如1:5万图上的50、100、150……米等高线。
❸间曲线。也叫半距等高线,是按规定等高距的二分之一加绘的,用与首曲线同粗的长虚线表示。可以补充显示基本等高线表示不出来的一些局部形态特征。
❹助曲线。也叫辅助等高线,用来表示基本等高线和半距等高线都表示不出来的地貌特征,图上用与首曲线同粗的短虚线表示。可以在任意高度上绘出,通常要注出相应高度。间曲线和助曲线是为补充首曲线的不足才使用的,除表示出山顶或凹地外,一般不一定闭合,常用于丘陵和低平地区。等高线有如下特征:❶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均相等。
❷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❸两条等高线距离最短的方向,是最大坡度的方向,也是水流方向。
❹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地面地貌的形状相似。

等高线原理示意

等高线种类

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联结成的封闭曲线。用以判断地貌特征、斜坡坡度,确定盲区以及在图上施行各种量算工作。


等高线

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值相同的各点的联线。显示该面上的高度起伏形势,相应地反映出高空气压系统的分布状况。

等高线contour line

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位势高度是以单位质量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值取为零)抬升到空间某高度上克服重力所作的功来表示。此功称重力位势,单位为位势米。通过某个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可知等压面附近空间气压场的情况,等高线的高值区就是高压区,等高线的低值区就是低压区。图中p为等压面,H1、H2、……H5为厚度间隔相等的若干等高面,它们分别与等压面相截(截线以虚线表示),将这些截线投影到海平面上,便得出P等压面上各点距海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5的许多等高线。与等压面凸起部位相对应的是由一组闭合等高线构成的高值区,与等压面下凹部位相对应的是一组闭合等高线构成的低值区。

等压面与等高线的关系

等高线

地图上表示地面高程相等各点的连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为等高距。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从高程零米等高线开始的。有细线绘的基本等高线、粗线绘的加粗等高线、长虚线绘的半距等高线、短虚线绘的辅助等高线4种。从零米高程的加粗等高线起算,每隔4条基本等高线,画一加粗等高线。在高低起伏不大的地区,为表示地面的高低,在2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要加绘半等高距的半距等高线,或在半距等高线与基本等高线之间加绘1/4等高距的辅助等高线。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上都有按各自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所绘的等高线。1∶2.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5 m,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10 m,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20 m。在高山地区有时可将等高距增大1倍,使等高线不致过于密集,但在一幅地图上必须一致,并在图上加注说明。等高距的选定,是根据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距离不得小于0.2 mm确定的。例如在1∶2.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坡度为45°的山地的相邻等高线间距为0.2 mm的等高距,只能是5 m。其他各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也是按这一原则确定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