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算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算术计数之术。是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的。《汉书 ·律历志》: “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其法在算术。”同书《艺文志》还著录《 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等书。《新唐书·百官志》载,唐国子监曾设“算学”,置博士二人,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所学课业即为《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建丘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等。在《周髀算经》里已应用分数乘除、开平方和勾股定理等方法。数学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算术亦然。 《算术》Suanshu希腊数学家丢番图 (3世纪,参见该条)的代表作,是一部13卷的数学问题集。在这部著作中, 丢番图首次对不定方程理论作出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问题出发,导出了二至六次50多种类型的不定方程与不定方程组,有的问题未知数多达10个,他创造了多种巧妙的方法给出这些问题的正有理数解,包括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一般解和勾股数 (不定方程x2+y2=z2的整数解)的一般公式。由于这些工作,后人将限定求有理解或整数解的整系数不定方程称为 “丢番图方程”。书中对整数性质的研究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数论的发展。《算术》又是数学史上最早有意识地引入多种代数符号的著作,包括未知数的正负1—6次幂、减号、等号等,使数学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虽然这一符号体系还很不完善,却为代数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书中还深入研究了许多代数问题,包括线性方程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二次方程,试位法等。这些工作使它在代数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算术》中的许多问题还成为后世许多著名数学家工作的源头,众所周知的费尔马大定理就是受这本书的启发而提出的。 算术主要研究自然数和正分数及其运算的一门学科。在传统上,也包括由计数和度量引出的一些简单应用题,度量衡中的名数等内容。至于进一步考察数的结构,则成为代数与数论的内容。 算术书名。东汉王粲著。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阳高平(今邹县西南)人。曾避乱荆州依刘表,后归曹操。任丞相椽,赐爵关内侯,迁军谋祭酒。魏国建立后任侍中。粲有异才,博学多识,不仅有文名,尤以诗见长,且精通算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