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管理方格理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管理方格理论Guanli fangge lilun以方格图表示不同领导方式要素结合的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简·莫顿和罗伯特·布莱克提出。该理论指对下属员工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作为构成领导方式的两种基本要素,将它们在坐标轴上表示出来,就可以构画出领导者关心工作和关心员工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每根轴9等分,以刻度1—9表示。其中1代表关心最小,9代表关心最大,纵横轴结合成81个方格,每一格均反应出两种因素结合的程度。“1.1”型管理者对生产和对员工均不关心,以在组织中呆下去为满足,是“无所事事”型领导。“1.9”型管理者注重协调人际关系,对生产极少关心,属“俱乐部”型领导,这种领导方式一般不会产生较高生产率。“9.1”型领导集中精力管理生产,多以严格的制度和领导权威来控制职工,属“工作”型领导。“9.9”型领导对职工和对工作都给予高度关心,是“团队”型的领导。大多数的领导方式介于这几种方式之间,对生产和对员工都给予适度关心,一般能完成任务,使组织保持稳定。 对生产关心程度 管理方格图 管理方格理论亦称 “管理坐标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穆顿于1964年在 《管理方格》 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有关领导方式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企业中的各种领导方式不外乎于 “对人的关心” 和 “对生产的关心” 这两种因素不同结合的结果。他们以9·9方格图来表示对人关心和对生产关心这两类不同因素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系列领导方式。见图1。 图 1 管理方格理论指美国人布莱克(Blake)和莫顿(Mowton)提出来的一种管理理论。他们以平面方格图表列举出五种具体的领导方式:(1)贫泛式管理,领导做出最低限度的努力以完成工作,对人与生产都不甚关心;(2)任务式管理,领导集中注意任务的效率,很少注意下级的发展和士气;(3)乡村俱乐部式管理,领导注意对职工的支持和体谅,不十分关心任务的效率;(4)中间式管理,目的是正常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5)协作型管理,领导通过协调和综合与工作有关的行动促进生产和士气。布莱克和莫顿认为“协作型”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