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类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0 类推对法律无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刑法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类推制度可溯及周以前,称“比附援引”或“决事比”。汉、晋、魏等历代都沿用类推制度。根据国情,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类推制度;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又弥补其不足。适用类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依照类推定罪的行为:❶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已达犯罪程度; 类推对没有明文规定的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允许比照类似条款处理的一种刑法制度。它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犯罪现象,是罪刑法定的必要补充。我国刑法允许适用严格限制的类推定罪判刑,适用条件是:1.类推定罪的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并达到了构成犯罪的严重程度;2.刑法对该行为是否犯罪、犯何种罪没有明文规定;3.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4.判决确定后,必须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发生法律效力。 类推对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比照最相类似的刑法条文定罪判刑的一种刑事法律制度。西方国家贯彻罪刑法定主义,因此一般在形式上不规定类推制度。中国刑法从本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聚居的实际特点出发,规定了附有严格控制条件的类推制度,作为刑法的必要补充。在中国适用类推必须遵守的条件是: (1) 该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受刑罚处罚。(2) 必须是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3) 必须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最相类似是指该行为的特征与被援引的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基本相同。(4) 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