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城市人口的地理分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城市人口的地理分布Zhongguo chengshirenkou de dili fenbu

我国城镇人口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变化。1949年以前,我国工业和城市2/3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文化落后的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新城市。特别是从60年代以后,我国对内地和边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先后建成的大中型工矿基地和新城市有平顶山、十堰、六盘水、渡口(今改为攀枝花市)、马鞍山、淮北、大庆、乌海、嘉峪关、克拉玛依、金昌等,原来的老城市也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城市所需的大量劳动力不少是来自沿海地区,1949年后仅上海市区就调出100多万人到上述各地,使城镇人口的地理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沿海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1953年占54%,1965年占50%,1984年占45.6%。内地和边远地区城镇人口比重逐步上升,内地地区1953年占31%,1965年占30%,1984年上升到32.3%,边远地区1953年占15%,1965年占20.2%,1984年上升到21.2%。现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地城市人口大约各占一半。尽管如此,我国城市人口的地理分布仍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以城镇人口与土地面积相比较,则内陆地区城镇人口比沿海地区要稀少得多。据1984年统计,沿海地区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城镇18个,城镇人口55万;内地每万平方公里有城镇14个,城镇人口28万;边远地区每万平方公里只有城镇2个,城镇人口6万。其中青海和新疆每万平方公里的城镇还不到1个,城镇人口1—2万。西藏自治区则更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6:32